端「5」原则 让你吃粽不增「重」
「五月五,庆端午」,为了鼓励民众掌握健康,新北市政府卫生局分享5原则,让民众享「瘦」吃粽,健康又不增「重」。
卫生局表示,第1个原则就是「三低一高」,自行包粽时把握「低油、低盐、低糖、高纤」的饮食原则,另外提高蔬果添加比例、使用鸡肉取代肥肉,都有助于远离肥胖。
第2个原则是「全谷类替代部分糯米」,选择紫米替代部分糯米,降低糯米比例,除较不易消化不良,也可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的摄取,提高饱足感,且紫米属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糙米、全麦、全荞麦或杂粮等加入粽子,对健康很有加分。
第3个原则是「搭配当季蔬果摄取」,吃完粽子来盘烫青菜或蔬菜汤,并搭配饭后水果,有助补充膳食纤维,平衡摄取粽子中较缺乏的蔬果类,有助身体健康。
第4个原则是「斟酌使用酱料」,吃粽子常搭配的甜辣酱、酱油膏等酱料含钠,高血压民众应避免食用或稀释后再沾取,另外像盐渍类的萝卜干也要适量食用,以免增加身体额外的负担。
第5个原则是「浅尝即可」,传统市售肉粽热量约400到600大卡不等,且糯米不易消化,营养师提醒,肠胃道消化不易、三高慢性病患者、体重需要控制的民众,应细嚼慢咽、浅尝即止。
▼卫生局提醒民众,把握5原则,健康吃粽。(图/记者陈姿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