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苗博雅:劳务关系厘清晰,外送好放心

文/洪宝山

喜欢使用美食外送APP吗?无论是寒风刺骨,不想外出的天气,或者赶报告到天昏地黑的深夜,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使用美食外送APP,就可以轻松获得热腾腾的美食!

这两年台湾美食外送平台兴起,生活也越来越方便,但是,近期多起外送员执勤时发生意外的消息,让大众关注到外送平台与外送员之间的劳动保障是否合宜。台北市议员苗博雅从新的会期开始,针对外送平台管理规范进行一系列的问政质询,如:外送员权益保障、消费食安争议、外送员与用路人安全等议题。透过市政的质询,以及各部机关与业主的辅导协商,苗博雅希望大家在追求快速便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外送员的福利与保障。

智慧生活求便利 「懒人经济」满地开花

根据经济部统计处的资料显示,国内外食人口逐年增加,去年整体餐饮业营业额高达七七七五亿元,比过去十年增长两倍以上,外加行动装置普及后,美食外送平台APP的使用功能连带影响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在过去,餐点外送服务大多是民众以电话订餐后再自行外带、自取,或者委由餐厅直接外送,但现代人常因工作忙碌、工时长、周遭处于美食沙漠地带,或者下班疲惫不想出门…等,都可能导致外出取餐的意愿减少,外送平台兴起正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形成一股「懒人经济」风潮。

二○一八年起,美食外送平台使用量大幅提升大概可归纳几项重点:餐厅选择更加多样化、省时便利、送餐速度快…等等,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在于,外送平台不定期的开放外送折扣优惠,让民众习惯平台的便利性,进而对其产生黏着度。平台同时必须面对终端消费者与特约商店的需求,对消费者而言,在意的无非是产品选择多元、送餐服务速度与品质。

销售市场来看,由于外送平台的服务网络传统店家雇用的外送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协助特约商店拓展曝光度与消费群提升,市场需求由此可见。

此外,有别于传统店家的外送员,平台外送员生活工作型态自由、门槛低,对于生计较为窘迫的民众而言,短时间内可以创造最大效益,「这代表现阶段的社会层面,有一群人需要透过这类的工作方式改善经济状况」,苗博雅表示,曾经看过有带着孩子接案的外送员,这显示有部分民众因为育儿问题,较难寻求一般的正职工作。

对于经济上有压力,又无法从事正职工作的人而言,美食外送平台的外送工作时间相对弹性,允许外送员使用零散的时间接案,报酬依据外送员的接单量决定,比领固定薪资更有效解决所需。然而,在此工作型态兴起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风险隐忧。

承揽或雇佣 责任归属在哪里

由于外送平台的经营模式和传统店家外送员的劳务模式有许多差异,导致店家、外送平台、外送员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复杂,连带影响消费争议责任归属问题。

传统店家外送员是由店家直接聘雇的劳工,譬如麦当劳或必胜客,外送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雇主都需要负连带责任。相反地,外送平台与外送员、店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更复杂。

依照劳动基准法的规定,由于雇佣、承揽及委任三种契约中,只有雇佣契约具备从属性,依照最高法院〈一百零一年台检上字第一号民事判决〉,一般劳动契约会从宽认定,包含人格、经济、组织三种从属性,只要有部分从属,即被认定为从属。

劳动部早前针对两家知名外送平台的劳检调查提到,两家平台业者有三个共同点:第一,明文规定外送员若无法出勤,需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回报公司;第二,穿着制式制服、携带具有品牌图样保温箱;第三,具备组织从属性。劳动部根据上述三点,认定两家业者与旗下的外送员属于雇佣关系,截至目前为止,部分平台业者仍声称双方是属于承揽关系,才会有外送员与外送平台到底是雇佣还是承揽的争议。

「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之间各自有一些特色,例如:排班限制、形象统一、竞业禁止、指挥监督管理等规定,属于雇佣契约。反之,所有平台都是论件计酬,较接近承揽关系」,苗博雅进一步解释,业者的相关规定中,有些属于雇佣条件,有些是承揽条件,平台通常会主张对公司有利的解释,可是,站在劳动主管机关立场,是采取从属性认定,因此,近期许多相关争议,主管机关和雇主不一致,只能交由法院进行行政诉讼程序判定。

此外,承揽关系的最大关键点,还有外送员与平台业者的责任归属问题,也就是说,无论外送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消费者争议或者涉及食安问题,平台有立场主张不为其负责。举例来说,在过去若是碰到食物中毒问题,无论是外送或自取,就是由店家负责。换作外送平台的外送员,消费者需要自行与店家、外送员和平台三方交涉,这无非是提高消费者的求偿难度。

苗博雅建议,在这样的案件中,平台是主要透过外送获利的最大受益方,应该负起解决争议或问题的责任端,负责出面解决、协调在外送过程发生的消费争议。

针对现阶段外送平台与外送员之间最大的争议,苗博雅指出,并不在于透过法规限定美食外送平台必须是雇佣关系或承揽关系,而是辅导平台选择符合该公司的商业模式,确立与外送员之间是属于何种模式的契约,并且落实契约关系中的要件。主管机关只需要针对一种状况去做处理,杜绝「假承揽真雇佣」不合理现况

速度换收入 隐形的风险

除了消费纠纷可能难解、平台与外送员之间的连带责任关系归属状况外,以机车为主要送餐工具的外送员也会面临许多隐藏的危机。近期相关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平台必须开始思考以下几个成因:首先,平台在外送员正式上线之前,是否确认外送员都熟悉道路安全管理规则;第二,平台接单系统是否变相鼓励外送员用比较危险的方式赚钱;第三,目前只有针对汽车核发职业驾驶执照,机车并没有职业驾驶执照的规范;第四,上线的外送员,驾驶观念参差不齐。

综观以上几点,很难以单一的方式解决外送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主管机关只能以辅导的方式,建立外送员更好的驾驶观念,设法让外送平台改变接单规则与评分机制」,苗博雅认为,许多消费者会因为外送员迟到而给予差评,无形中加诸外送员送餐的时间压力,事故发生的风险也会增加。如果业者可以修改评分机制,让消费者不会因为外送员非人为因素迟到获得差评,对于整体产业而言,会有正面的改善效果。

自由市场的前提下,任何人或企业都可以透过各种方式获利,同时也需要合理的承担外部成本,「我们支持企业创新,鼓励自由发展获利模式,但是因为食安、道路安全或职业安全等问题所产生的外部成本,业者也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苗博雅呼吁,不管是消费者、外送平台或外送人员,都该建立正确的产业价值观。「谁是获利方?又是谁付出成本?」厘清之后,主管机关与业者针对该产业现有的负面效应进行讨论,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透过现有的法规,促使业者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如此一来,无论民众在整个环节中扮演何种角色,整体社会都会一起受益。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100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