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文/珍珠奶茶盐酥鸡,也该课征健康税

台湾手摇杯饮料风行,除了含糖量高也有不少人工添加物,长时间摄取容易造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健康问题。(图/视觉中国CFP)

卫福部前几天公布了台湾花费健保最多钱的疾病,洗肾又蝉联第一名。

台湾有8万5,000个洗肾病人,以人口平均数来说,已多年荣登世界之冠,而这些必须每周定期洗肾的病人,每年就花掉逾新台币425亿元,这可是非常庞大的金额。事实上,当中有许多原本可是不必要的花费,尤其这个金额看来很难下降,因为,每年的洗肾病人不断增加。

这么多的资源花在可以避免的疾病上头实在很可惜,因为除了少数因急性感染或其他因素,大部份的患者都是因为高血压血糖、高血脂等控制不良才导致必须洗肾。

然为何政府多年来不断宣导少盐、少糖少油,却始终不见效果?我想,这与我们长年的饮食习惯有关。一则是外食人口不断增加,每周外食次数也逐年上升,而且为了香味俱全,多油、多盐、多糖成了外卖餐点必然的料理方式。此外,很多人习惯饭后一杯饮料,而路边随手买的珍珠奶茶,含糖量动辄60、70公克以上,远超过卫生单位建议的「每日不超过25公克」。再者,我相信这世上很难有人抗拒得了刚起锅、炸得香酥脆的盐酥鸡。但它除了油盐含量过多外,其香味肯定也是添加了某些调味料而来。然这些化学添加物对于累得毫无意志力上班族来说,谁能抗拒得了?

过去洗肾多半是年纪较大的患者,但就像糖尿病患者一样,洗肾的年龄已快速下降,甚至20、30岁的年轻人罹患了糖尿病却不自知,直到肾脏出了问题才就医。事实上,许多年轻人仗着自己的器官还堪得住折磨,便经常性的大吃大喝,使得血液里的血糖瞬间飙高。虽年轻时胰岛素尚足以发挥作用,但不正常的折磨胰脏,长期下来会让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变差,导致无法抑制飙升的血糖值,若胰岛素抗阻功能下降,就会引起糖尿病,即便例行性身体检查有时也不见得能看出异状,直到倒下送医为止。

▲忙碌的现代人常借由美食犒赏、抚慰自己,然暴饮暴食、不当的饮食习惯使得血糖经常性的忽上忽下,胰脏分泌功能随之变差,易导致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图/视觉中国CFP)

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会把「高血糖会让体质酸化造成细胞衰老」、「高血糖会让器官组织僵硬」等说明当作「形容词」或文宣式的「恐吓」而忽略,即便知道吃太多糖分会形成胰岛素的阻抗,但也只是接受这样的结论,并没有特别去想高血糖的致病机转。直到最近看了谈论糖化蛋白」的文章,才真正了解「糖化」现象为何是近年抗老研究领域中最夯的主题。

所谓「糖化」,就是体内多余的糖和蛋白质结合之后,使蛋白质变质产生了最终糖化蛋白(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简称AGE)现象。而这种变质的蛋白,跟组成人体结构的蛋白物理特性不一样,变得比较脆弱,也会引起周边细胞发炎。若是AGE蛋白跑到血管壁,血管就会失去弹性,变得脆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动脉硬化;若是跑到骨头骨质就会变差、变脆弱;而眼球水晶体,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称为晶体蛋白,若里头增加AGE蛋白质,就会造成水晶体混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内障。至于其他如肾脏或末梢血管,遭受AGE蛋白的影响更快且更大。这些从来不测血糖的人,往往等到肾脏或眼睛出现问题时,才知道自己罹患了糖尿病。

总之,瞬间吃进大量的糖类会让血糖变高,不管是产生糖化蛋白质或形成胰岛素阻抗,都是非常严重的事,且无论是对个人健康或社会资源来说,都是很大的耗损。基于公平正义,如果香烟要缴交健康捐,那么同样对国人健康造成莫大影响的高糖饮料或高盐食物,是不是也该课征健康捐?

好文推荐

李伟文/说好的农地农用呢?

李伟文/无预警台大停电随想

李伟文/狂牛病是天谴还是人祸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李伟文,长期关注环境与教育的牙医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