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梯喘不停!肺动脉高压「5征兆」拖太晚存活率仅3成
▲爬楼梯容易气喘吁吁,不单单可能是肺活量差,还要注意肺动脉高压症状。(图/达志示意图)
【健康医疗网记者田柏升/报导】稍微爬楼梯就喘个不停,动起来容易气喘嘘嘘,有些人可能认为是气喘或自己肺活量差,但这也可能是肺动脉高压的症状。根据统计,全球肺动脉高压患者超过2,500万人,大多数人都没听过,而且许多患者延迟诊断,往往活不过三年。
肺动脉高压好发于40到50岁中年族群,尤其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常见症状还包括四肢水肿、嘴唇泛蓝,症状与许多胸腔及心脏疾病类似。
肺高压病友许筑晴分享,童年时母亲因为肺高压离世,后来哥哥也被诊断出罹患肺高压而离世,医师怀疑可能有遗传因子,请她做详细检查评估,才发现自己也是病患。所幸早期发现,能及早开始控制病情,现在的她生活与常人无异。
病情难确诊 喘、咳、血、肿、晕要当心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肺高压委员会主委黄伟春指出,这个病症平均要看诊4次以上才能确诊,若是发现亲友常常显得疲倦,不明原因喘,多多留意『喘、咳、血、肿、晕』,这些症状出现最好尽速到医学中心心脏科、胸腔科做进一步详细检查。
肺动脉高压如果不获积极治疗,5年平均存活率只有3成!台湾儿童心脏学会吴俊明理事长表示,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童,约有5%-10%会续发为肺动脉高压,因为心脏分流出了问题,肺动脉血流压力增加,提醒家长特别留心。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蔡文展理事长也指出,像是红斑性狼疮、硬皮症、干燥症病患等自体免疫疾病患者,也可能导致续发性肺动脉高压。唯有跨科别共同治疗,由心脏科、儿童心脏科、胸腔科、免疫风湿科、放射诊断科等综合评估,才能妥善协助病友控制病情。
活不过3成过去式 新治疗维持生活品质
中华民国心脏学会理事长/心脏基金会执行长黄瑞仁医师表示,以往肺动脉高压治疗以心肺移植为主,当时有一半的病人活不过3年;而现今不断更新的治疗策略,让患者预后有所提升,只要病人全力配合医师控制病情,维持原有生活品质不是问题。
『关爱蓝唇 接力传爱』 献给病友满满爱
中华民国心脏基金会特别在5月发起『关爱蓝唇 接力传爱』_真爱骑迹活动,邀民众一起在有爱心的景点合照,或是比出爱心手势拍的照片,上传到关爱蓝唇脸书粉丝专页,加上一句为肺高压病友加油打气的话,给病友满满的关爱与支持。
疾病控制要持续 亲友体谅最暖心
肺高压病友往往是家中主要支柱,病情不易确诊又得终身服药控制,最需要家人、朋友在身边,呼吁民众不要轻忽身体的任何症状,多给予病友体谅与关心。
资料来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