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看对指数 才能赚到A股入摩财

文/Smart智富杂志 朱岳中今年6月1日起,有234档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A股入摩」正式生效。但是,6月之前这个「大利多」已经被投资机构炒翻天,6月以来却无法带动陆股弹升,上证与深证指数纷纷下挫,难道「A股入摩」只是空包弹?如果投资人这么认为,显然就是看错指数了。

中华相关基金向来是国内投资人偏爱的热门标的,但是,以笔者多年授课与演讲的经验来看,多数的投资人都没有搞清楚中国基金的投资内容与相关指数的连结度,以致买错标的、看错指标

各大财经新闻每天所报导的中国股市,都是锁定上证与深证指数,可是投资人主要购买的大中华相关主动式基金,与这两个指数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以MSCI中国指数、MSCI中华指数与MSCI金龙指数为参考指标。如果投资人细看这3大指数的组成就可以理解,市场上的大中华相关基金,不只投资中国股市里的企业,还投资在香港挂牌的腾讯(0700.HK)等H股、在美国挂牌的百度(BIDU.US)、阿里巴巴(BABA.US)等200多家的中资企业,而且比重还不算低。

由于中国境内的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指数)与MSCI中国、中华与金龙等3大境外指数的成分股不同,因此报酬率的表现就不同。例如:去年上证指数上涨了6.56%、深证指数上涨了8.58%,可是大中华相关基金的绩效高达30%~40%,就是因为有股价大涨超过1倍的腾讯、阿里巴巴等海外中资企业的贡献

因此,「A股入摩」对中国境内指数的影响有限,原因是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已经涵盖这些成分股了,但是,对于未包含A股的中国境外MSCI指数,就有明显的影响。从今年以来的数据显示(资料统计至2018.06.12),上证指数与深证指数分别下跌了1.38%与1.17%,但是,MSCI中国、MSCI中华与MSCI金龙等指数,就受到题材推动而分别上涨了2.84%、2.2%与2.39%。

再进一步分析,如果投资人想参与此次「A股入摩」的商机,最具关联性的标的,就是MSCI为A股入摩所全新编制的「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其成分股就是由入摩的234档A股所构成。

目前市场上相关的投资标的,在国内仅有在6月12日才完成募集的元大MSCI中国A股国际通ETF(00739)、在香港唯有华夏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ETF(3197.HK)是直接追踪「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另外,投资人还有两种替代法:1.同时持有上证180指数与深证100指数的相关基金,其组成涵盖了约94%的「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成分股;2.锁定沪深300指数,一样涵盖超过9成以上的成分股,是最简单的做法。

其实投资人不需要急着布局,此次「A股入摩」只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0.39%,因为在初期MSCI将权重打了0.025折(完整权重应该达到15.6%),9月时权重会再增加1倍,不过也仅是该有权重的5%而已,何时会增至100%的权重就不得而知了。

以过去的经验来看,自1996年台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历经9年权重才调至100%,而1992年被纳入MSCI的韩国则花了7年,相信中国「A股入摩」也是条漫漫长路。此时投资人对中国的投资,不必局限在「A股入摩」,应该关注近来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的投资机会,例如:被美国盯上的科技股最好先避开,而中国对美国农产品重税,中国境内相关族群可能因此受惠。(本文作者南台科技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助理教授)更多精彩内容尽在Smart财经好读

★破解实价登录2怪招 买家免当冤大头收益稳定 消费信贷资产崛起★基金投资超级循环开始? 2018年这个标的可能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