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附近噪音大?不只影响睡眠 罹患2种疾病风险增加
文/罗真 图/pixabay
车流量大的道路、铁路或机场、楼下市集、隔壁工厂,生活中有的声响嘈杂,可能让人心烦、影响听力健康,近来国内外研究更注意到,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还会增加代谢症候群风险。
代谢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危险因子的总称,包括腹部肥胖、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等,符合这当中的3项就属代谢症候群。代谢症候群的发生,约有一半来自不良的生活型态,像是饮食高糖、高油、低纤维、庞大压力,噪音也可能是其一。
今年3月,美国心脏协会期刊(JAHA)刊登一篇加拿大多伦多的大型研究,这项研究回溯追踪35~100岁原本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口,在过去15年间(2001~2015年),是否因住家附近交通噪音而增加这两种疾病的风险。
分析显示,长期暴露的交通噪音每增加10分贝,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增加8%、罹患高血压风险增加2%;尤其在夜间,环境噪音愈大,糖尿病罹病风险愈高。研究团队校正交通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结果仍显示,长期居住于交通噪音大的环境,无论空气品质好坏,都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风险。
研究团队根据过去文献解释生理方面的可能原因。噪音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反应,活化交感神经、增加血压、心跳与血管收缩;长期活化压力应变系统(也就是下视丘-脑下垂体-肾上腺轴),可能导致代谢异常、胰岛素阻抗及血糖增加等。
夜间受到噪音干扰可能影响睡眠,牵动代谢、内分泌以及免疫功能,同时可能引起发炎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以及氧化压力,这些因子都会提高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
本土研究也有类似发现。中央研究院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阳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使用某健检中心资料,找出四万两千多名在2003~2015年间持续接受健检的民众资料,将这群人的健康状况、对住家附近的噪音感知程度以及行政院环保署噪音监测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资料来源:詹大千博士,制图:罗真)
结果显示,长期暴露于中度噪音(60~70分贝,像是大声交谈、唱KTV),罹患代谢症候群的风险将增加13%,长期暴露于高度噪音(70分贝以上,像是各式交通工具噪音、放鞭炮),风险更显著增加24%。其中,噪音与腹部肥胖、高血糖的关联最显著。
这篇研究今年6月刊登于《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期刊(IJERPH)》。
研究成员之一、中央研究院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副研究员詹大千指出,这份研究初步呈现,噪音较高的地方,多在都会区、机场、重工业区,显示交通工具与工厂运作噪音是重要来源。因此,居住在噪音较高地区的民众,可加装气密窗或其他有助隔音的设备,以降低对健康的危害。
如果感受到居家附近的噪音异常大,例如工厂、娱乐场所、婚丧喜庆、民俗活动、动物吠叫,或是劳工感到工作环境噪音可能有害时,可向各权责机关陈情、拨打全国公害免付费陈情专线:0800-066666,或利用公害陈情App投诉。更多噪音陈情管道可至环保署官网了解。
运动锻练有助降低噪音带来的危害。詹大千说,这份本土研究虽然看见噪音可能拉高代谢症候群的风险,但同时发现,每周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每周进行1小时「代谢当量」为7.5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罹病风险会降低20%;运动量减半(每周进行1小时代谢当量为3.75的运动,如快步走、骑单车),罹病风险也能降低7%。
代谢当量(METs)用于表达运动强度,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相对于休息时的代谢速率。举例来说,与安静坐着相比,进行代谢当量6的运动时,人体的热量消耗就达6倍。
卫福部国健署建议,一般成人每周需要累积至少150分钟的中等费力活动(3~5.9 METs),或是75分钟的费力身体活动(>6METs);体能比较好的人可增加累积至每周300分钟的中等费力身体活动,或是150分钟的费力身体活动。
除了有氧活动,肌肉与柔软度活动也需同步进行。每周宜进行至少2~3次的肌力强化活动,而每次应间隔有1天以上的休息;柔软度方面,每天有空时就可进行伸展,特别是有氧或肌力活动后,一定要作伸展运动。
(身体活动强度一览。图片来源:卫福部国健署《全民身体活动指引》)
詹大千与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到,国内的噪音监测系统覆盖率不足且监测不连续,以台北市为例,24个据点,一季仅选两个晴天进行监测,因此利用这样的数据进行大型研究可能会有偏误,在国家的公害监测管制上也可能无法即时掌握与因应。
有鉴于此,中研院正着手发展轻巧、便于携带的声音盒子(sound box),盼未来让国人有好工具即时掌握环境的噪音;同时,大众收集到的噪音资讯可上传云端集结成大数据,可提供学术研究或管制政策作参考。
延伸阅读:
做家事、吹头发...这5个生活习惯 是隐形的「听力杀手」
耳鸣久了会聋、让性能力下降? 耳科权威告诉你真相
听力检查 帮你提早发现心血管问题
沙子、昆虫跑进耳朵...恐发炎影响听力! 3招简易自救
台语女歌手曝耳中风听力受损! 想预防生活形态应注意「三好一少」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