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维修免责立法 消费者也得利
德国车厂戴姆勒跨海来台提起专利诉讼,智财法院二审结果预计近期出炉。台湾科技法学会理事长刘尚志6日指出,戴姆勒事件是一个警钟,我国应尽快引进维修免责条款,避免汽车零组件副厂受专利诉讼冲击而退场、消费者失去更多选择,同时也影响我国3千家汽车零件制造商及15万名劳工权益。
因戴姆勒案撼动我国汽车零组件制造商根基,立法院2020年援引英国、西班牙等国规范,提案修正《专利法》第136条以增列维修免责条款,只要是让车辆恢复原有外观的维修零件,可豁免涉及专利设计权效力,惟目前仍在立院初审阶段。
目前全球已有20个国家设有维修权益条款,其中12个国家是成立维修免责条款,原本坚拒引进该条款的德国,在考虑到消费者权益下,德国在去年底也通过维修免责条款。
维修免责条款关键在于消费者权益。刘尚志指出,有维修免责的国家比起无免责国家,零件价格多半较为实惠。以欧洲而言,若整车制造商以零件的外观设计取得智慧财产权的保护,将会逐步以专利权排除其他独立汽车零件制造商(副厂)生产零件,在市场没有适度竞争、只有原厂高价零件情况下,消费者在汽车维修必须花费更多金钱。
刘尚志也引用德国汽车零件贸易协会(GVA)2017年调查数据指出,过去德国汽车的车身外观维修零件价格利差,远高于欧洲其他设有维修免责条款国家达55%。德国保险产业总会也在2019年指出,因德国原厂车商垄断,汽车车身维修零件价格一直在上涨,2013~2019年上涨幅度已远高于国内通膨9%。
衍义国际法律事务所长、前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苏锦霞则表示,消基会在《消费者报导》第448期倡议「维修免责条款」入法重要性,依照国内各厂牌汽车零组件价格(Mazda、BENZ、Honda、Toyota四款车)调查,汽车零件价差可达到2倍~19倍。
而我国汽车产业也有「零整比」参考,也就是汽车换掉所有零件与新车价格的比值做为判断,以我国BENZ C级W204而言,若更换掉所有配件价格可以买12部新车,显见零件被垄断时的不合理价格。刘尚志指出,若维修免责条款未通过,消费者未来花钱买的不只是汽车,还有背后被厂商绑住的维修费。
在产业冲击面而言,刘尚志表示,我国汽车零件制造业每年产值约2千亿元规模、对GDP贡献近3千亿元,且涵盖下游独立维修车厂、代工中小企业近400家、上市柜公司52家,还有整体就业机会约15万人。
若未能引进维修免责条款,刘尚志从欧洲案例观察,我国本土汽车零件制造商可能将受到专利权冲击而淘汰,15万劳工生计也会受影响。
阳明交通大学科技法律学院副教授邱羽凡也表示,企业可以升级、外移,若未适时引进维修免责条款,国内劳动力升级、外移速度较为缓慢,届时可能会产生产业链外移与国内失业问题,专利权可以绝对也可以相对,但工作权只能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