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高教评鉴 和平的终结者
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曾于二○○六年邀请美国学者Herbert R. Kells以「处于管制日增处境下的大学:责任、机会与危险」为题,对台湾高教评鉴制度提出警语和建言。Kells指出,「所谓高教评鉴的真谛,是让大专院校可以拥有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自我改进机制,定时的追踪、检视自校是否有履行提升教学品质的宗旨。而外在评鉴机构只需定期检视各院校是否有维持与遵循自校的自我改进机制,有依据的持续运转。」也就是说,整个高教评鉴应该是「由内而外」自发自主的过程。
问题是「老师有说,你有没有在听?你没在听嘛!」一向「挟洋以自重」的教育部和高教评鉴中心,这回却将上宾的话当耳边风,在同一年开始雷厉风行地执行为期五年的第一周期评鉴。其操作方向完全主客易位,以反民主的威逼利诱手段,启动「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干扰式评鉴。与Kells所强调各校必须具有的「心理自我归属感」(psychological ownership)原则完全背道而驰。在缺乏主体性的情况下,各校纷纷以「阳奉阴违、虚情假意」的态度来应付评鉴,对自我改进的目标鲜有助益。
Kells另外强调,「认可制评鉴必须达致和平」。但高教评鉴却在校与校、系所与系所和教师之间引发了无数的明争暗斗和尔虞我诈。根据教育部电子报二八四期以「大学评鉴结合退场机制」宣示,依据大学评鉴办法第八条规定,教育部以「评鉴结果作为核定调整大学发展规模、学杂费及经费奖助、补助之参据」。这造成了各大学或系所之间恶性竞争、挖角、互抢资源的乱象。各大学在校务评鉴时甚至被要求对教师的表现订定退场机制,导致教师人人自危且惶惶不可终日。
这场景有如霍布斯所谓「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或Kells所谓「紧张万分的老鼠竞赛(rat race)」。由此可见,台湾的高教评鉴简直就是和平的终结者。
教育部一意孤行,在准备不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一味抄袭美国WASC的评鉴宗旨、指标、方法,无视本国大学的在地特殊性。殊不知,美国认可制,系由大学/学院/系所/学程单位自愿加入非官方的民间认可组织。整套评鉴制度在非专业行政人员的曲解下,依样画葫芦地套用他人的模式,完全忽略其中细致的默会向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Kells称这种模仿而不自知其短的作为是「国王的新衣」,赤身裸体丑态毕露,却浑然不觉。
针对第二周期评鉴,笔者阅读了多篇专论,并对照近来多位获「顶尖大学」补助的系所主管准备自评过程的痛苦经验,以及亲自参与校内第二周期评鉴准备会议的所见所闻,笔者非常确定,所谓「透过自评报告展现学习成效品保机制成果」的一厢情愿,仍然是没有心理归属感、没有和平的国王的新衣。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外力介入的高教评鉴,扼杀了大学自我发展的生命,却让机会主义者有可趁之机,舔食破碎蛋壳中的养分。(作者为南华大学应用社会学系教授、高教工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