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壮集-作家与手机

书迷参与捐钱打造司马太郎纪念馆。⊙萧蔓/摄影

▲朴实安静书房,仿佛司马辽太郎仍然坐在里面。⊙萧蔓/摄影

▲带着怀旧的心情,走在作家的书房、庭院花圃里。⊙萧蔓/摄影

手机里,还是有作家的身影,今年一开头,大型出版社联手进攻电子书市场,宣称进入日本的「电子书元年」。连书店买书都省了,直接用平板电脑下载。看来,写作是孤独,阅读更讲究孤独了。

想必是经常有人问路,在大阪与奈良之间,「八户ノ里」郊区车站,一下车,我刚用汉字写出「司马辽太郎」,就立刻拿到一张步行纪念馆的详细地图

车站旁一家平价超市,卖着不到一千日圆中国牛仔裤。拎着提篮采买打折便当的上班族日光灯神色黯淡、疲惫,和作家笔下活泼、豪气武士将军、英雄人物,显然,衔接不起来。

但是各地赶来的旅客,还是徘徊在作家的书房、庭院、花圃,带着怀旧的心情,想像历史小说里江户幕末、明治维新,那段让日本迎来现代化的「一瞬间」。

喜欢书的人,很容易喜欢上那一间朴实安静的书房。像是趁着主人起身离开,站在院子里,隔着窗户,深怕打扰的,悄悄往里面打量;看到宽大的书桌、整面墙书柜、敞亮的吊灯

近黄昏,照亮硕大书桌椅,夏天罩着BURBERRY风格格子布,冬天是保暖的蒙古毛皮,不经意,仿佛司马辽太郎仍然坐在里面。笔下的游记,也有过台湾纪行:「江户时代的日本,称这个岛为高砂国,据说是无主之地……」

书房旁,若是没有安藤忠雄设计的纪念馆,或许参观人数会少了许多。为了视觉效果,把书都悬高了,象征性意味远大于阅读性,我想,再没有人会在这栋建筑里,阅读、执笔了。

「这确实是个非常小的国家,它正在迎来自己的改革期。可能没有比明治元年的日本更小的国家了吧。」司马辽太郎改编成NHK大河剧「坂の上の云」,一开头就这么写着。

比起台湾,日本不算小。司马认为的「非常小」,是相对于明治初年,日本在军事武力挑战的中国、俄国

但是这个小,在人口密度上却非常真切,必须由许多人一起守护,在人群里,拥有一点点个人的空间。

电梯电车、手扶梯、任何队伍,不可思议的,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只手机。每个人都专心盯着手机看,用手机与外界隔绝,让人感觉手机里正在进行一个,比现在,更重要的世界。

在日本,视线相交令人尴尬。住进京都的顶级日式旅馆,从check in到check out,除了服务生,花了许多功夫心思,确保你不会遇见任何其他住客

百货地下街,麦当劳汉堡也有面壁独坐的「独享廊」,整排人坐在高脚椅上,像站在水中苍鹭

以往电车上人手一本书,现在看不到了。日本出版业非常不景气,销量跌到二十年来的最低点

但是手机里,还是有作家的身影,今年一开头,大型出版社联手进攻电子书市场,宣称进入日本的「电子书元年」。连书店买书都省了,直接用平板电脑下载。

看来,写作是孤独,阅读更讲究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