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壮集》周家有女初长成

寿梅和来自常熟乡下薛静玉结为好友薛和男友邵协华都爱跳舞,一次带了寿梅同去,结果舞厅门口碰见了阿荣,我的父亲

寿梅在十八岁那年到了上海

她来自无锡梅村一个叫四房的乡下。寿梅的母亲黄桂英女士生了五个男孩之后生下第一个女儿福梅,四年后又生下寿梅。一个做了四年的独生女一个是幺女,两个女孩难免因争宠而小有心结。

寿梅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十七岁便是地方上的私塾老师,方圆数里内人皆晓念祖先生。寿梅幼时也随父念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乡间人多淳朴,有事不过房地买卖,八字合婚,日常偶有纠纷亦知晓来寻念祖先生;念祖先生从不收钱。一次为人合八字择婚期,新人为表谢意,那年过年送了一桌酒席到家,从冷盘八热炒直到四大菜。这般阵仗想必让当时年幼的寿梅印象深刻,至今难忘。念祖先生又医卜星相无一不通,旧藏一本线装麻衣神相,后来被寿梅一路带到了台湾。念祖先生从不短挂打扮总是一袭长衫,辛亥革命成功,他是村里剪掉辫子留起西式头的第一人。

尽管如此,周家邻里人一样务农为生,也算得殷实房前桑园十亩,屋后二十亩田地有余,一期稻一期麦还种黄豆。日常有长工照顾,农忙时还得请「忙工」。种桑用来养蚕缫丝,桑园旁阴凉处则种各种瓜类及蔬菜,丝瓜直攀上树,瓜熟了,在竹竿顶绑上镰刀摘瓜,新鲜的瓜正好佐餐。农家必然养猪养鸡;买来绿豆自己磨粉绿豆粉粉皮粉丝,绿豆渣给猪吃,猪的粪便是农田的天然肥料。

寿梅有三个舅舅,都住在离何四房不远的老坝头,三个舅舅三栋房子连在一起。大舅四个女儿二舅两个女儿小舅也四个女儿,姐妹多,玩起来花样也多。寿梅小时总爱往舅舅家跑,和自己的姐姐既然合不太来,干脆住舅舅家。二舅家的金弟大舅家的银弟跟她感情最好,表姐妹一起玩耍一起长大。

小舅家隔两间是女孩们堂舅开的茶馆,乡人闲暇来泡茶弹词不免也打打牌挖个花,堂舅照例抽头,几个女孩没事也爱「登」在一边看,年纪轻轻就学会了麻将挖花。姐妹多不愁缺搭子。舅舅家的后面是片竹林子,砍下的竹子削成竹篾编成养蚕宝宝的竹箩子,竹箩子圆圆扁扁,夏日凉风习习,四个女孩子一人坐一个,不需要桌子就地即搓起麻将来。

寿梅长到十六、七岁时,乡间开始出现土共,便衣的新四军,不时骚扰。寿梅其时在梅村的中学念书,每日步行一个小时上学,中间要穿过一大片麦田,麦子长得高过人头。父母担心,想要她停学;然家中有女初长成,即便留家终究不免挂心。二舅的大女儿云仙嫁到上海,有次返乡探亲,家中几个大人一商议,云仙回上海时便携上了寿梅。

云仙住在大马路与二马路之间山西南路上的昼锦里,寿梅和其他姐妹恒以「昼锦里姐姐」称之。昼锦里姐姐在弄堂自家开了间上海礼服公司,专做结婚生意。

那时上海人结婚流行凤冠霞帔,还要用彩色绸缎扎牌楼,礼服公司出租凤冠霞帔还承包彩缎。绸缎十丈一匹,几十匹几十匹地发出去,发出去收回来要整理要烫,一点不轻松。

寿梅一方面帮昼锦里姐姐忙,一方面去华龙路的妇女补习学校上课,两门课国文和数学。在班上她和来自常熟乡下的薛静玉结为好友,薛和男友邵协华都爱跳舞,一次带了寿梅同去,结果在舞厅门口碰见了阿荣,我的父亲。

阿荣不是去跳舞的。他就住在舞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