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台湾的商圈与夜市M型化 将成常态

疫情影响国际观光无法进入,以及在地客群的消费习惯改变,台湾商圈夜市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变化。能够存活下来的不再是那些依靠外国旅客走马看花的消费模式,而是必须更具独特性及在地化发展方向

像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的士林夜市商圈、饶河夜市商圈及六合夜市商圈,都面临因为过去进驻的品牌贩售的产品,过于偏向满足外国那些喜欢尝鲜国外旅客,以至于当现在没有客源时,昂贵的租金以及过去的负面形象,也导致了国内的旅客前往的意愿有限。

虽然短时间开放国际航空机会不大,但是在国内跨县市及精致主题旅游越来越兴盛的情况下,消费者在外县市仍有意愿到当地特色商圈旅游,像是台中旧城区商圈、美术园道商圈、台北的南机场夜市商圈、宁夏夜市商圈,都因受惠于米其林的国际评选加持,而产生附近的连动观光效应

对于台湾本身经济能力不错的消费者,餐饮的消费仍然可以有相当的支出,需要的是能符合水平的标准,尤其当生活型态改变,假日在外县市包含住宿购物用餐传统的「纯夜市」思惟模式并不一定能满足这些族群的需要。同样的,商圈的发展若是要往国内中高端旅游的方向移动,除了连锁餐饮外,结合附近的特色夜市小吃也是不错的选择。

笔者正好前阵子出差时,所住的旅馆就将附近可以逛街购物、主题景点特色小吃,包装在一起,除了做成旅游指南游客使用外,甚至有专车接送及外购餐点服务。而这些正好符合了将特色商圈及夜市结合的作法,也代表在后疫情时代商圈夜市的M型发展会更为明显。

在地居民不论县市,基本上还是会在离家或是工作近的地方消费,自然需求可能偏向物超所值、物美价廉,店家也不可能只是因为租金成本缘故,把消费者当作一次性的对象来恶意销售。而以国内主题旅游的消费者,则愿意付出较高的费用,换取理想的餐饮品质及商圈体验环境

冬季来临,不少前半年辛苦撑过去的业者也期望能最后扳回一城,但只有从商圈及夜市的核心价值出发,找到适合的消费对象并重新建立品牌形象,以及适合的服务方式及流程,才能发挥商圈及夜市团体合作的理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