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饭有红斑!专家揭「红米混入包装米」难吃现象 碾米厂损失惨

水稻田混有红米稻株。(图/台东农业改良场提供,下同)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吃饭时大家会注意到有些白米饭是否带有红线红斑?或是在糙米饭中掺杂一些红色米粒台东区农业改良场今(22日)表示,这些都是混杂红米的产品,仔细品尝,混杂的米饭吃起来的口感较干硬,混杂越多,适口性越差,主要和「稻种纯度」有关,严重混杂红米的水稻田会降低稻谷产量品质

台东场表示,近年因跨县市秧苗调度,红米发生有日趋严重情形,红米外观呈现红色,植株较高,早熟,易落粒,稻谷休眠性高,已成水田中重要杂草,故又称为杂草型红米。田间栽培时,若秧苗或田间混杂比例高,会使当期作产量及品质下降,且掉落田里的红米休眠期可达1-2年,使未来几期作稻米混杂风险相对提高。

▲▼红米混入包装米时,消费者则易吃到口感干硬,食味品质较低的产品。

台东场助理研究员廖劲颖指出,稻农或育苗场没拿到比较纯的种苗,才会这样,口感不会好吃,甚至会觉得很糟,纯粹吃白饭不淋上肉汁,吃得出来,炒饭或加肉汤等则难以分辨。混杂愈多,除口感差外,对碾米厂是一大冲击, 因消费者买白米,都希望买到透明、漂亮又好吃,碾米厂假设收到100公斤稻谷,正常最后米出去有70公斤,若混杂严重,把红米挑掉,可能只剩50至60公斤,导致糙米率、白米率明显下降,损失多。最后红米混入包装米,消费者易吃到口感干硬,食味品质较低的产品,也就是红米入侵时,生产者、加工业者及消费者都受到影响。

▲田间进行去伪去杂工作可有效减少红米混杂,提高稻种纯度。

为提升稻米品质,有效减少田间红米的发生,台东场建议,在生产过程要有以下2点防范撇步:

1、取得优良种苗:产生红米的原因,主要为秧苗品种混杂所致,纯正的稻种繁殖工作专业性高,从田区整备到收获调制均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建议农友避免自行留种,以免造成品种混杂。应该向合格秧苗业者购买高纯度的秧苗,以三级繁殖制度设置种田的业者,或向各改良场所技术移转,取得原原种之业者尤佳

2、田间管理:若田间已有红米混杂情形,因红米具有休眠性,掉落于田间生长后,易造成下一期作稻米混杂,建议农友可采「增加灌水整地作业」:如田区有红米发生,收获后建议田区淹水,促使红米发芽后再耕犁,并以7至14天间隔,重复2-3次,除了可以耕除前作落粒稻种,也兼具杂草防除功效

另外,「田间去伪去杂」,进行2-3次田间去伪去杂工作。在插秧后进行补秧期间,如发现非插秧行株距位置上长出之秧苗,可直接踏埋至田里,避免混杂等。在晒田至水稻孕穗时,建议巡查田间是否有提早抽穗、叶片暗红或植株特别高大的稻株,如有需整丛割除;水稻勾头后,建议巡查田间稻株谷粒是否有颜色暗红、带有杂斑高度不同之异型稻株,若有也需整丛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