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贫血、饮食不当 罹患过动症风险增

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简称过动症)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生理疾病,在台湾的盛行率已达5-7%,中央研究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潘文涵研究团队发现,ADHD与多种可修正共病生活型态因子有关,例如过敏贫血或血清素(serotonin)偏低,而这些因子有可能透过饮食修正而改善。?

研究团队也找出ADHD在临床上的4个风险因子,包括贫血、血清素偏低、嗜酸性粒?胞(eosinophil)与免疫球蛋白(IgE)较高,后两者与过敏发炎有关。潘文涵表示,同时罹患2种以上过敏症状(鼻炎湿疹气喘等)的学童,得到ADHD的风险为没有过敏学童的2至3倍;而上述4个风险因子数值异常者,罹患ADHD的机率则为6至7倍。?医学界对ADHD的研究报告很多,过去主要已知的危险因子包括神经传导物质分泌异常、遗传脑伤等,造成神经精神症候,主要有「过动」、「冲动」与「不专心」这三大核心症状。?为探讨ADHD与学童生活型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潘文涵特聘研究员与台湾大学、长庚大学、台北医学大学研究团队,从大台北地区31所小学,招募216名ADHD病童与216名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条件相似的非病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内容包括过敏现象、饮食型态、以及血液测量值的差异,并估算危险因子的数目与疾病风险的关系。?潘文涵研究团队发现,上述4个临床风险因子、过敏疾病都会影响此病症的发生。随着过敏症状的数目增多,ADHD的风险愈高;学童拥有的合并症生化值异常的数目愈多,罹患ADHD的风险也愈高。他们因此推测,过动症的致病机转应该是涉及多重因子,这些危险因子也可能与ADHD有共同的前端病因

检视过动儿与非过动儿的饮食型态发现,ADHD组学童的营养食物摄取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牛奶肉类家禽类鱼类豆浆蛋类等);而较不营养食物的摄取频率却显著较高,尤其是高糖及高油类食物。?潘文涵表示,从线性结构方程式(SEM)分析发现,较差的营养生化状况,居中联结了营养食物偏低、低营养密度食物偏高的饮食型态,及其罹患ADHD的关联。推测若能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修复营养生化状态,应有助于过动症病况改善。?以血清素为例,其合成过程,需要几种维生素B、铁为辅脢,若这些营养素摄取不够,可能会造成体内的血清素浓度偏低。有关不健康的饮食型态和罹患ADHD的关联,研究团队指出,未来还需要进行饮食介入研究,给ADHD儿童抗发炎且营养素充足的健康饮食做进一步验证。

由于ADHD病因复杂,但定期筛检过敏症状、检测相关的临床生化数值,以及执行饮食评估并不困难。潘文涵也建议过动儿的父母,应了解孩子是否具有过敏体质及贫血问题,重视这些共病并寻求医学处置。同时,也让孩子多食用抗发炎且营养素丰富的饮食,如:蔬菜、水果、全榖类、核果优质蛋白质食物,避免烧烤、油炸食物、甜食等,也有助于过敏甚或ADHD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