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吃生菜沙拉、生鱼片 新生儿出生感染李斯特菌
怀孕吃生菜沙拉、生鱼片,新生儿出生感染李斯特菌。(郑郁蓁摄)
疾病管制署今(1)日公布国内出现新生儿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北部一名女婴今年8月下旬出生时,出生就出现呼吸急促症状收治住院,经通报检验确诊。疾管署指出,个案母亲无症状,曾于今年5至6月怀孕期间,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鱼片等生食,研判女婴是在胎儿时期,借由母亲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发母子垂直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疾管署表示,我国自2018年起将李斯特菌症列为第四类法定传染病;今年累计97例,低于2018及2019年同期(121例及129例);依据近几年监测资料显示,李斯特菌感染于每年3至4月开始上升,5至6月病例数最多;男女性病例数相当(男女性比0.98),以65岁以上个案为多(占57%),其次为45岁到64岁(占30%);新生儿个案累计4例,均为母子垂直感染。
另有9例还孕妇女出现早产、流产及死产情形之女性个案检验确诊。
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症主要经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国内曾在经包装的即食肉品检出此菌,另生鱼片也是高风险食品。李斯特菌症目前无疫苗可预防,感染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而异,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感染,或感染后仅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若为孕妇传染给胎儿,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或在分娩时感染胎儿,造成新生儿侵袭性感染。
第四类法定传染病李斯特菌
疾管署表示,由于李斯特菌于4℃条件下可持续生长繁殖,需加热至72°C以上才能杀死,因此提醒妇女怀孕期间,应做好个人饮食与手部卫生,避免生食;如有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请尽速就医,以及早获得妥适的治疗;医疗院所如遇有疑似个案,应于72小时内通报,以利卫生单位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