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笑点」能远离肩颈酸痛! 7招调好自律神经

文/黄惠如 图/陈德信

不要再抱怨工作压力让你痛,而是改问自己「怎么做可以让疼痛减轻?」以下7个方法,今天开始更放松,肩颈自然好。

医院里,慢性疼痛是一个医疗管理上的大问题,每个值班护士都会告诉你,这些慢性疼痛的病人大半的时间都在按钮呼叫护士,希望打止痛药

有个研究员想,何不干脆让病人自己决定什么时候需要止痛药?这个想法让医界吓坏了,医界认为,病人会用药过量、变成止痛药瘾君子

试验结果却证明,慢性疼痛的病人非但没成为瘾君子,止痛药的用药量反而下降了。因为当病人躺在病床上,疼痛不堪、不确定时间,也不确定护士是否听到,或是有没有时间理你时,止痛药不只是止痛的功效,还有拿回控制感。

史丹佛大生物系神经科学系教授萨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在所着的《为什么斑马不会得胃溃疡》里提到这个实验,他认为当人能掌控,知道疼痛一旦发生,药就在那里,这样疼痛反而比较容易控制。

从这个实验延伸,真正的疗愈来自内在,重新找到身体的主控权,不要再抱怨工作、压力让你痛,而是改问自己「怎么做可以让疼痛减轻?」

以下有七招找回身体主控权的方法,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可以每天尝试一招,找到让自己更轻松、更有活力,没有疼痛的过程,就有价值。

(图片来源:pixabay)

写下来本身就有很大的释放与满足感,写下来就已经有了发泄的出口。

很多人常说自己一整天都在痛,事实上,只要动手写疼痛日记就会发现,所谓的「整天痛」只是自己的感觉或想像。如果真的那么痛,你无法每天都完成这么多的事。

振芝心身医学诊所院长洪敬伦建议,一旦开始痛,就记录时间,并写下让你更痛或缓解的因素。久了之后就能明白,自己并非整天都痛,自己不等于疼痛,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哪些时段或哪些事情容易触发疼痛,予以事先预防。并善用缓解因子,帮助自己。

注意身体当下的感受,简单地扫描身体各部位,从脚趾头开始,脚掌小腿,一直到肩膀、脖子、下巴、脸部、头顶。

一开始练习会发现,专注力马上回到疼痛的地方,这时不要批判自己,再回到想要扫描的肌肉群。如果发现哪块肌肉特别紧,叫它放松,或用简单的伸展活动,帮助它放松,身体会听话的。

看谁在焦虑,看他的呼吸就知道。焦虑的人呼吸快而浅。

习惯性地呼吸快而浅,不只是一种压力的结果,也是原因。快而浅的呼吸也会导致焦虑、高血压、肌肉酸痛等。

突然要深呼吸,一般人会用力耸肩把空气吸入肺腔,这样不只再度让肩颈出力,也只会吸到比较少的空气而已。

常被推荐的腹式呼吸法并不是把肚子撑大或缩小就好,也不是真有空气进入腹部,而是只是横隔膜(介于胸腔与腹部之间一块薄肌肉)往下推,腹部随着空气的吸入与呼出而起伏而已。

呼吸的法门很多,对中国人也不陌生,初学者可以从躺下或坐下,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来感受。如果是比较浅的呼吸,胸腔会随着呼吸而起伏,但如果是比较深的呼吸,吸气时,胸腔不会有太多起伏,但放在腹部的手会感受到升降。

建议不容易入睡的人每天睡前可以练习呼吸法5~10分钟,结束练习时,肯定有深深的睡意。

(图片来源:pixabay)

静坐的好处很多,可以让呼吸变缓、脉搏减慢,以及减少乳酸(压力的一种指标)堆积。「静坐意味着学习控制你的注意力,」纽约米蒂维尔南橡树医院波瑞(Roderick Borrie)博士认为。

一旦下定决心要开始静坐,就会发现静坐也有各种不同法门,许多不同型态的静坐法同样关注呼吸。舒适地坐好,应该坐得挺直,表示脊椎都在正位,没有任何一块肌肉受到挤压或扭曲。

意识呼吸,鼻吸鼻吐,若有任何念头进来,如脚麻、无聊、还有其他更紧急的事要做,注意到这些念头的存在,再温柔地将注意力拉回呼吸上,刚开始至少静坐5分钟。再逐步加长时间至30分钟。

笑不光是一个愉快的感觉,笑也能提升免疫力,降低血压及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浓度。笑声也是一种麻醉剂,可以分泌化学物质,阻断疼痛的讯息

长年伏案写作的作家张曼娟也为背痛所苦,她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今天笑了没?」记得为自己找乐子

看youtube好笑的短片、想想有趣的小事都行。要求压力大、紧张焦虑的人常常笑,实在有点困难,但至少从不要那么爱挑剔开始,不成为难搞、给别人负评的人,保持平静、和善,至少执行一周。

假笑久了,也变成真笑了。

《与痛共存》的作者伍芙(Barbara Wolf)本身也是一位慢性疼痛的患者,在她对抗慢性疼痛的漫长过程中,最后发现「分心」是抵御疼痛最便宜、最有效的武器。

去做让你分心的事吧!读一本厉害的小说、听好听的音乐、规划和朋友的聚餐,或是去和宠物玩,专心一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会有时间去悲叹肩颈的酸痛。

若因此培养出一种嗜好更好,便有一段时间可以切断生活的麻烦与繁琐,切断压力,带来健康的喜乐与满足,人生因此更精彩。

接受自己的身体就是这样,放下不合理的期望,不要评判自己的身体,只要有所改善、比以前的状况好,就给自己打气。

工作、生活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不要让酸痛再火上加油

不要放弃,每天做一招,所得的结果是更放松、更能掌控的你。

延伸阅读:

A型性格」是自律神经失调的高危险群 14要点快check

心脏外科权威教你5个练习 调整自律神经

医师:自律神经失调的恼人症状 自然疗法能缓解

别掉入「自律神经失调」4陷阱 医师公开最好的特效药

3步骤「学乌龟呼吸」 能有效调节自律神经、恢复元气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