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餐厅未标重组肉 专家也被骗

国内最大牛肉供应商树森使用顶新黑心油,引爆食安案外案,民众惊觉市面上充斥未标示的重组肉,甚至连中高价丁骨菲力牛排都可能是碎肉黏拼而成。十年前媒体即踢爆重组肉问题,相关单位仍未要求餐厅强制标示,显有怠惰嫌疑。文/何欣洁顶新黑心油风波延烧,国内最大平价牛肉供应商树森公司,因为使用顶新饲料牛油制作重组牛肉,而使「重组牛肉」又再成为舆论焦点。不愿具名的牛肉业者向《今周刊》透露:「现在重组技术非常好,不但火锅店圆滚滚肉片,都是由重组肉的『肉柱』薄切而成,牛排店里的沙朗、菲力、丁骨、超大块的厚切牛排,统统都可以帮你重组出来!」早在十年前,媒体便已踢爆,许多看来肉块完整、丰厚多汁的牛排,其实都是由零碎肉块黏着加工而成,但多年来状况不但未改善,也很少看到业者依法标示,「卫福部全都知道,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业者说。关于重组肉的说法,坊间有各式各样的解释,研究牛肉二十余年的台大动物科学技术学系教授陈明汝表示,重组肉的正确定义,是利用廉价小苏打磷酸盐原料,再加上食盐,抽出肉品中的盐溶蛋白,并辅以快速搅拌、加热,最后装入塑胶袋,进行挤压、冷冻塑形,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若遇重组肉品口感不佳、肉味流失,业者会再另外添加嫩精、肉粉来掩饰,对人体的伤害难以评估。可别以为吃到重组牛肉,是逛夜市、吃平价牛排才会遇到的风险,业者透露,有同业早已替餐厅「重组」丁骨牛排多年。陈明汝也证实,确实有听说过类似作法,「因为丁骨价格较高,所以把原块丁骨两边的肉切下,分别当作沙朗、菲力卖出去,余下的丁骨架,再以口感较佳的高蛋白黏上重组肉,技术上是可以的。」有「配方」!高价肉、肉片都能黏出来业者拿出一张密密麻麻的「配方」,上面写满肉品代号重组手法,除了丁骨可以巧夺天工地「黏」出来,台湾消费者爱点的沙朗、菲力也可以碎肉合成。价格略高、富含油脂牛小排,可用背肩肉当原料,黏合上脂肪,再加上化学嫩精,就能制造出诱人口感。涮涮锅的肉片更堪称是「动物联合国」,业者用猪脸颊肉、碎肉合成羊肉片、牛肉片,端上餐桌。若基于宗教信仰或台湾农村文化而不吃牛、猪肉的消费者,恐怕都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犯戒。因祖母过世,而发愿终身不吃牛肉的王小姐痛斥,业者这种行为,就算没有触犯食品安全法规,「也很缺德!」至于近年由中部平价牛排店开始窜红的「巨无霸厚切牛排」,则是以梅花肉断筋,再加上滚筒压薄处理,「譬如某些鸡排店,会将鸡肉压到极薄,创造出超大鸡排的视觉效果,巨无霸牛排也是如此,可能还会将两块压薄牛排黏接在一起,让肉排体积看来更大。」陈明汝表示,业者出示的这张配方,在肉品加工技术上都可行。不知情的消费者,还以为吃到的是原汁原味的大块牛排,殊不知只是以假乱真的重组肉品。相关报导》重组肉对人体危害的2大风险 延伸阅读》你喝的茶,暗藏农药危机! 林杰梁最佳战友 宁冒失明风险 也要看清食安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