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墙/落实公平税负?一窥林全税改乾坤  

税负不公一直是台湾经济持续疲软、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的肇因之一。(图/视觉中国CFP)

税制不公一直是你我心中的「怒」。然推动号称「史上最强税改」的林全内阁,却于日前请辞获准,潇洒离开。其任内留下的税务改革方案,究竟是否能够成功的被推动,抑或是成为过往云烟,只能看「赖神」怎么做了。

被媒体誉为「政大财政帮」,以税务见长的前行政院长林全,之所以要税改,自有其道理。简单来说,林全税改的主轴,在于「营利事业所得税」及「个人综合所得税」,希望在总税收不变的前提之下,适度增加营所税收、减少综所税收,好拉近二者差距,维持一定的公平性与累进性,以期提升经济效率

这的确值得期待,也获得社会众多人的肯定。因为目前综所税最高税率为45%(全球相对较高国家),和营所税率17%(全球相对较低国家)差距很大。而45%的最高税率,加上股利减半抵扣,徒使本国所有投资人的实质税负提高至49.68%,远超过外国投资人实质税负的33.6%,不仅不利于本国投资人,且投资税负增加,股东的实质税负也侵蚀近一半的投资报酬,这样的结果,叫人怎开心得起来?

这几年国内股市大户与忠实户陆续出走,散户亦纷纷退场,导致股市长期缺乏量能,证交税也减少;不然,就是设法以假外资之名取得优惠扣缴,造成租税扭曲,最终影响整体投资环境。尤其台湾的超额储蓄率高居全球前茅,之所以无法转到投资市场,主因还是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因此,修改税制建立好的投资机会,让台股免于边缘化,允有必要。

若就综合所得税最高级距税率调高至45%来看(又被称为富人税),也远超过南韩的38%、香港的16.5%、新加坡的20%甚多。富人税的实施,虽在社会公平形式上符合民意,却在实质面上牺牲了经济效率。加上台湾高阶白领所得本就低于外国,高税负让税后所得更低,于是造成国内人才陆续出走,外国人才亦无诱因来台,严重影响国内高科技产业的技术研发及产业结构调整。

过去基于「两税合一制」实施保留盈余课税的作法,被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批评为「形同反企业成长税」,也影响企业上市柜的动机。台湾近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家数明显减少,足为佐证

▲随着林全(左二)的请辞,税改是否真能成功成了赖清德内阁团队需接手完成的课题。(图/记者季相儒摄)

那么,税改要如何改才符合租税公平、经济效率、税政简化、财政收入及国际潮流等几大面向?其实,台湾股利所得全额设算扣抵方式的「两税合一」制度,自1998年上路至今已近20年,期间虽2014年「财政健全方案」将原制度「全额设算扣抵」改为「半数设算扣抵」,并同时将个人综合所得税最高税率级距,由原本40%提高至45%,惟此制度已非现今国际潮流,其设算扣抵制亦十分复杂,改革实有必要。

据悉,目前所提出的具体税改方案包括:个人综合所得最高税率由45%降为40%,将企业营所税由17%调高到20%,现行对企业保留盈余课以10%税率的规定修法减征至5%。另外,外资股利扣缴税率由20%拉高到21%,取消「两税合一」、股利课税改采新制,综合所得标准扣除额由9万拉升到11万元,以及薪资身障扣除额由12.8万元调高到18万元。

以正面视之,税改虽非一蹴可几,倘本次税改方案若能成功,除将达成上述目标外,亦可说是符合国际潮流,又可减轻营利事业帐务负担及税务风险,还能引导超额储蓄于国内投资,让企业留在台湾IPO,的确有助于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然而,税改如双刃剑,要顾及效率必遭公平面的质疑。如有论者谓:此次的税改并无法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反而伤害台湾。此外,反对者则认为税改方案将富豪税率减了5%,调高了普通收入者之标准扣除额、薪资所得,以及身心障碍特别扣除额,显然无法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但针对此一论述,笔者倒认为在全球化、自由化的时代,对富人课重税只会吓跑他们,反而课不到税。事实上有不少国家课征富人税,虽想让人民有「苦民所苦」的观念,并安抚其仇富心理,但却导致富豪们远走他国,对实质税收不仅并无显著改善。反之,若因降低综所税率而让富人们愿意缴税,岂不就能增加税收并改善贫富差距?

持平而论,税改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有人得就有人失,有人喜就有人怒。此次税改虽非「全民大减税」,但基于税制改革公平、有效率且能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下,应能有效吸引国内外资金及人才,最终反能扩大税基、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所以个人支持政府税改。

好文推荐

李沃墙/如果,前瞻能让台湾不停电⋯⋯

李沃墙/天龙国的「薪」情 下港人的「薪」酸

李沃墙/面对大陆崛起 与其反抗恐惧不如知己知彼

李沃墙/年轻人,你为何买不起房也不买股?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李沃墙,现任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专任教授及两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为富华创投及兆丰第一创投董事、品丰投顾荣誉顾问。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