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复兴/美国对台军售:「要能移动指针」(下)

台湾不宜过度解读美方对我发展攻击作战的支持程度。(图/维基百科

(承上篇)

SLAM-ER的隐意

SLAM-ER的射程虽与ATACMS基本上不相上下,但可藉战机携载而大幅增加打击距离,理论上可将有效涵盖范围扩大至共军东部战区与南部战区之大部。

此外,因SLAM-ER的弹头显著较大(800磅级vs.500磅级),装药之爆破力优于ATACMS M57的(鱼叉)弹头,而且因为SLAM-ER不仅跟ATACMS一样有GPS辅助惯性导航,还具有精密的自动目标获取(ATA)终端导引功能精准度可能比这次出售的ATACMS(据判应为Block IV型)要高出接近一个数量级

也就是说,较之于ATACMS,SLAM-ER亦可担负攻击较强固化的点目标(如:地下指挥所、抗炸机堡等),可挪动性的目标(relocatable target,如:可移动之大型雷达或重型装备等),甚至部分机动性目标(如:在航舰艇、非高速或剧烈运动中之地面目标),是以其战术运用弹性更大。

当然,SLAM-ER的潜在缺点也是因为它必须仰赖战机配合使用。故若战机被击落或因基地遭瘫痪而不能起飞,那SLAM-ER就无从发挥了。而这个中的重要隐意为,迫于台湾所面对的严峻威胁场景,SLAM-ER几乎可被视为一种「第一击武器」,也就是,若不在机场被破坏前使用,就等于没有战力了。

相形之下,「海马斯」发射车与ATACMS战术地对地飞弹即便在开战后还可藉疏散、隐藏、伪装或在强固化掩体内保存战力,进行第后续的反击。但如前所述,碍于其精准度水准,ATACMS(至少美国目前释出者)所适合打击的目标类项较为有限。

不过,由此可见,美方本次出售的武器,不仅旨于赋予台湾在防卫作战不同阶段(彼岸、半渡、滨海舟波滩岸)之接战能力,显然也提供了在不同战时想定下的务实作战选项。

然而,即便美方这次首度释出了这些具有反制作战意义的武器,但我们还是不宜过度解读美方对我发展攻击作战的支持程度、更不宜迷信「源头打击」在台湾防卫作战中的主要地位。

现实是,美方迄今所愿意出售的反制武器仍着重于攻击共军犯台之两栖输具以及部分野战兵力(彼岸集结区)等目标。而共军可动员犯台之兵力规模与美方所愿提供、而台湾又能负担的反制作战能量更差距颇大。故就务实面考虑,我们是不可能主要依靠遥攻武器将共军犯台兵力都瘫痪于彼岸的。

换句话说,美国此次军售部分反制武器之主要目的与其说是支持国军所谓藉「源头打击」瘫痪共军进犯兵力整备,还不如说是认可我方藉「在共军集结阶段便对其扰袭、耗损、迟滞」延展战斗空间、以利滨海决胜、滩岸歼敌的「整体防卫构想」。

这点从鱼叉飞弹案亦可看出端倪

▲美方这次军售显然着眼于设法压低筹获成本,让台湾较能一次购足战备基数。(图/Defense Media Agency)

鱼叉岸防飞弹系统

这次出售的鱼叉飞弹并非美国两年前提供给芬兰(但后者并未实际采购)的RGM-84Q-4 Block II+ ER 增程型,而是RGM-84L-4 Block II。这与我国过去20年来向美国采购的鱼叉相比,虽然有小幅的改进,但基本上仍属同一个档次

Block II的主要改良是加装了整合式的GPS/惯性导航单元,定位精度大幅提升,故更适合于攻击沿岸、在密集船团或海上交通之中、甚至停泊在港内的舰船目标。但这次没有售我Block II+ ER,除了射程较短外,几乎同样重要的是Block II型缺少网路资料链。

不过,美国没有卖(暨或台湾没有申购)Block II+ ER,显然也不是没有其考量的。一来,Block II+ ER目前尚未正式大量服役,不仅单价较高,而且还需分担部分的一次性工程费用(NRE),整体采购成本势必较高,交货期程也会较长。

而美方这次军售显然着眼于设法压低筹获成本,让台湾较能一次购足战备弹基数,尽快形成可恃的持续战力以因应中短期内的威胁。

至于射程较短又没有资料链的问题,这在账面上固然性能不如最新型者,但根据国军「整体防卫作战构想」下「滨海决胜」的准则,使用HCDS的主要时空乃是共军犯台舰队半渡阶段以及在滨海(距台湾二三十海浬/四五十公里外)的两栖载具换乘区等,所以射程超过鱼叉现有的六七十海浬(约130公里上下)并无太大意义。

况且,在这种接战范围内,由于飞弹飞行时间不长(鱼叉飞行30海浬只需三分多钟),透过资料链更新目标资讯的必要性亦不高。

▲MQ-9B与MS-110侦照荚舱对于提升ISTAR能力相当有助益。(图/翻摄General Atomics 公司)

反制作战有赖ISTAR发挥

ATACMS的概念源自1980年代的Assault Breaker计划,亦即以携载精准导引次弹械的地对地飞弹打击经由机载的合成孔径雷达所侦测追踪到的敌军后继装甲纵队。

SLAM-ER可于飞行途中透过资料链改换目标、甚至选择目标上之特定瞄准点。鱼叉飞弹可以精确的分辨船团内的重要目标优先进行攻击。但这些都高度仰赖优质的及时(或至少近及时)情监侦目获(ISTAR)能力。

ISTAR能力与飞弹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故对于我们能否有效发挥这次美方出售的精准导引武器性能及预期任务功能,极具指标意义。而此次美国出售的MQ-9B大型无人机与MS-110多频谱侦照荚舱对于提升我ISTAR能力均相当有助益,甚至在某些层次上堪称「从无到有」。

盖长期以来,国军对于防空以外的监控与目标获得能力之专注和投资严重不足,尤其在透过及时影像掌握敌方活动、精进目标辨识、藉多领域搜集汇整电子侦察等多源情报以构建「战场情报准备」(IPB)分析能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主流水平。

这对于我们筹建具有效打击高时效性目标(time critical target)之能力均有不利局限。

不过这显然主要不是因为我们负责建军的官员专业匮乏之故,而是高层对此不重视的结果。

但空军这次不惜提高成本而也坚持要将SAGE 750先进电侦系统以及Link-16战术资料链(虽然美方11月3日的军售公告内容似未提供后者)纳入MQ-9B采购案规格就说明了军方也开始对ISTAR能力表示重视。

当然,可恃的ISTAR是个多源整合的概念,不是单靠一两样东西就能构建完善或足以确保强韧(存活)性的。所以,尚需国军持续、长期努力,逐次扩建、多样化、精进与娴熟。

热门推荐》

►梅复兴/美国对台军售:「要能移动指针」(上)

张诚/「滨海决胜」到「决战境外」 美国对台军售的战略意义

揭仲/论国军后备战力调整(上):共军犯台战力成长所造成的挑战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