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追踪!台北五金街防毒面罩 如何进香港抗争前线?

▲8月17日,抗争者「流动」到旺角警署前。「你有全装备吗?」成了问候语台湾五金行更意外成为采购据点。(图/商业周刊/摄影陈宗怡

文/管婺媛

武打巨星李小龙的名言,Be water,贯穿这场香港反送中运动群众如水一般,无所不在,来去自如。

即便历时超过百日(第一场反送中游行在3月底),8月18日,整日滂沱大雨,仍有170万人上街。港人真的如水一般,双脚泡在雨水里,从维多利亚公园流向铜锣湾、流向湾仔,再往金钟方向满去。

这场运动,没有明确领导组织、无人可代表群体发言,群众更反对「大台」(香港话指领导人、组织)。即便如知名港星何韵诗、雨伞运动领导人之一的黄之锋等人,此次经常公开发言,都拒称自己是「大台」。

参与者不是听谁的一声令下来行动,而是利用新科技工具网路平台,彼此号召、分工。「我们只有一个大台,就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8月16日,学界反送中晚会现场,17岁的香港少女琦琦说得义愤填膺。

但,一场参与者动辄破百万人的群众运动,没有系统性的物流、人流,甚至金流系统,却能持续数月,可能吗?

「怎么发展出可以运作的状况?这个必须要参与其中才能体会,但每个人也都只看到一部分而已,」香港议员朱凯迪坦言,身处其中的他,仍只看懂一部分。

每天4、5组人台带货百万装备,靠匿名者进香港

我们在台北水源路环河南路一带的「五金街」,发现其中「一小部分」,开始追踪。

台北的五金街,在过去几周内,成了反送中物资供货点。当香港境内因持续抗争,口罩、护目镜滤毒面罩开始短缺,港人转而直接或间接透过台湾朋友来此「带货」。

随意踏进太原路上一家五金店,不须开口光用手比出面罩动作店家就一目了然:「要防毒面具?去里面找那个小姐,她会帮你处理。」

店家们已习惯,一天内有4、5组香港或台湾客,来买平时只在工地使用的护具配备。有人一开口就要5、60套,几乎等同店家半年、1年内的进货量。「我哪来这么多货,一次才叫10几组!」一家太原路五金行老板娘摇头说。

因为需求太大,采买者甚至找上经销商大量采购。当「监工」10多年的作家林立青,对工地配备熟门熟路,偶然受香港朋友之托,从一次代订3、5组,到如今一次购买几十万的货,意外成了台湾最大物资供给站之一。

就在818大游行前夕,台湾有团体与个人已搜集金额近百万元的「装备」打算送到香港前线。但,林立青透露,他与朋友只负责代购,如何把物资运送到香港,又换另一群连他也不认识的「匿名者」接手。

救护站黑警在哪全都露加密软体人人都变收发站

台湾五金店,不过是这整个无大台运作系统中的「冰山一角」。

走在香港游行现场,随处可看到街边转角,有人摆起「爱国五金」物资站;有人穿着黑衣、搬着瓶装水,就从大楼窜出。游行队伍里,群众总知道哪里有救护站,哪个地铁站、公车线暂不开放;甚至,他们知道何时有警察或黑警嫌疑人出没,较危险、须避开。

原来,他们手机里的加密通讯软体Telegram中,有各种群组推播即时讯息。还有人利用Google Map做出外挂的「抗争地图」,由匿名者提供所在地各种资讯;当有人发出冲突警示、物资需求等,就有人在Telegram上发出载运物资、送人返家的资讯,有意者,自行前往集合。

Telegram让所有匿名参与者,在无组织、领袖情况下,人人成为讯息发送与接收站,自然的形成一个服务支持网络。同时,因为匿名,参与者更放心的贡献点子与发挥创意。

例如,为了举办今年8月初一场晚会,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发言人张昆阳,多次与知名连登仔(编按:如台湾BBS站批踢踢)「我要揽炒」团队联系,但他从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不知道对方是谁。

但他毫不在意。「说实话,我不太需要知道他是谁,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很符合我们现在香港人的感觉:没有大台,大家不知道彼此身分的时候最安全,每个人才能发挥与贡献更多。」

然而,需要高度缜密计划的「勇武派」(指防护装备齐全、抗议手段较激烈的一群),也有一个较封闭的平台。

一位抗争者曾与商周记者分享一个制作精良的网路介面,上头是「勇武派」组织分工:除了抗争实况地图上标志警察、自己人、安全屋位置外,还有警车车号名单、前线与后勤如何任务分工。但当行动结束隔天,记者再打开该网页,整个介面已消失无踪。

「这些地图有时在重要时刻,才会出现,」张昆阳说,「这跟be water一样,一下出现,一下消失。」

如果Telegram是抗争者即时横向联系的工具,香港的连登,则是塑造运动论述、风向与沟通的大平台。

大平台「连登」包容性强可快速修正运动、随时补位

「连登就像是『公海』,把所有人聚集起来,人人可表达意见;香港18区,可能就有18个公海,里面上万上千人,依照各种不同主题再去分工,各自透过Telegram联系,」朱凯迪解释了连登与Telegram的不同功能。

他分析,连登原是较激进的平台,但这次却「比过去都包容」,「声音非常多元,以至让连登产生对运动快速修正的机制。」

例如,今年7月1日群众冲入立法会,是无计划性的行动,因此当下很需要有人解释行动意义;结果几小时内,连登就出现3篇占领立法会的宣言,同时产生如今反送中的5大诉求。「确实是有一些有想法的人先起头,但从想法到落实,不是几个人可以决定的,都要在连登上看群众支持度如何。」他说。「运动是会不断犯错的,现场的人有时候会做过头,但马上会有人透过连登『修正、补位』,连登就好像变成一个生命体自己发展,」朱凯迪认为,连登也有「性格」,如可能基本上较重视港人与国际讯息,忽略中国政府的宣传论述等。

又如,在历经8月13日抗议者揍殴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记者的意外事件、中共官媒不断释放武警驻扎深圳恐吓影片后,连登讨论串也呼吁818游行走「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路线,让当天行动平和落幕,未爆发激烈镇压与流血冲突。

「没大台,起码在初期让中共很难掌握它(反送中运动),看不懂,只能说这是有外国势力在操控啊!」朱凯迪说,广东话有句俗谚「盲拳打死老师傅」,就是这种出其不意,让《送中条例》被挡下来。

中国与香港政府看不清也不懂如何应对这种新抗争模式,部分港警甚至贬抑穿黑衣的抗争者,如昆虫一般,是杀不死的「曱甴(蟑螂)」。

「我们是杀不死的蟑螂!」抗争者不受支配集体分工

但其实,我们确实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懂这场运动如何运作:抗争者就像是一群蚂蚁蜂群;运动5大诉求,则扮演蚁后或蜂王的角色,驱使蚁、蜂们持续追寻、动作。

蚂蚁或蜜蜂,被生物学家称为「社会性昆虫」,具有「真社会性( Eusociality)」。此概念由美国生物学家巴特拉(Suzanne Batra)提出,用以描述蜜蜂筑巢时互相合作、劳动分工犹如人类社会,甚至会保护弱小一代;蜜蜂们因为「想要达成某些事」,如采蜜、换巢,能在看似无人指挥情况下,做出协调一致的行动,形成一种无大台的集体支配。

如果把抗争者看作蜂群、蚁群,Telegram就像是昆虫的费洛蒙和天线,借此串联沟通;虽然没大台,但大家却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采取一致行动、集体分工,甚至抵御天敌如警察,即便被「杀虫剂」如催泪弹喷杀,巢穴仍会持续孵化、持续繁衍。

在香港抗争现场,你经常会听见「揽炒」一词。

「就是抱着一起死,玉石俱焚的意思,」17岁少女琦琦,在充满「我要揽炒」口号声的现场,对商周记者说,「当蟑螂也好,我们就是杀不死的蟑螂啊。」

这场动辄可集结逾百万港人的长期抗争,已在国际公民社会上,重重留下一笔。它是数位年代群众行动「O2O」(线上线下串联)一场最丰富的展演,但,别忘了能够驱动群众的,必是人性永恒的渴望,一如香港人这次搏的:民主自由。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1658期。

【延伸阅读】

反送中伤香港经济?一个港大生的告白:当年轻人享受不到果实,那干我什么事?不亲民又称不上高级...无印良品做错什么?降价11次也唤不回消费者50岁父亲被资遣,不愿让儿女分担家用...洪雪珍:中年失业,家人要有这3点观念服务业不是累,而是没尊严!汉堡王店经理:这个社会,没人会因为羞辱服务生而感到内疚我的「痣」会是恶性肿瘤吗?医师告诉你:符合这5特征,一定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