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三季商用不动产投资市场冷却 交易额下滑到96.1亿元

大陆房地产。 (图/路透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戴德梁行今天(30日)发布《大中华区资本市场快讯》,分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湾商业地产投资趋势。戴德梁行指出,北京在今年上半年大宗交易市场表现平平,但第三季大幅回升;上海第三季市场相对平稳;广州前三季较去年同期上涨9.8%;深圳前三季成交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香港工业大楼市场的投资活动在第三季依然强劲;至于台湾第三季的商用不动产投资市场比较冷却,从第二季交易额315亿新台币下滑到96.1亿新台币。

根据戴德梁行的资料,2018年上半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场表现平平,但在第三季大幅回升。尽管投资者总体上仍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但交易额较去年同期上涨13%,达119亿元人民币互联网科技类企业成为市场的主力买家,交易额占比达30%,其中电商巨头京东拿下翠宫饭店计划改为办公大楼

上海第三季市场相对平稳,总共有17宗交易,总交易额为180.9亿元人民币,较上季下降12.2%,但较去年同期上涨6.1%。外资投资额占总交易额的比重从2017年的平均18.1%持续走高,在今年前三季达到了平均36%,更在第三季攀升到66.5%,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外资投资包括被博枫资产分别以13.84亿元和5.56亿元收入囊中金桥太贸广场嘉定太贸广场。

广州前三季的大宗物业投资市场成交金额为120.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涨9.8%,其中第三季总成交金额为41.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涨89.1%,办公大楼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资产类型,占交易总额的44.9%。

深圳前三季的大宗物业交易总成交额达到106.57亿元人民币,成交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一半,单第三季的大宗物业成交额也较去年下滑近5成。不过受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利多,外资对深圳的投资兴趣持续上升。

尽管中美贸易的紧张局势不断升高,香港工业大楼市场的投资活动在第三季依然强劲,总投资金额达67.1亿港元,不断减少的库存以及政府的工业大楼活化计划,使投资者对全栋工业大楼保持兴趣。

至于台湾第三季的商用不动产投资市场比较冷却,从第二季交易额315亿新台币下滑到96.1亿新台币,原因是数笔指标大案将在第四季开标,使得第三季交易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