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糖尿病「每3分钟增1人」 女子用药3年血糖不达标「有原因」
▲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杜思德(左)、病友涂女士(中)、开业家医科医师陈宏麟(右)。(图/记者洪巧蓝摄)
56岁涂女士3年前因为手臂酸痛特别去某诊所就医,意外揪出罹第二型糖尿病而开始用药,期间回到住家附近诊所就医、规律用药,直到一次膝盖痛再回某诊所,赫然发现血糖控制不良,糖化血色素竟高达9%!进一步了解原来涂小姐平时饮食未特别控制,甚至该次回诊前才大喝一杯手摇饮,所幸医师即时给予协助,3个月获得改善。
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杜思德表示,据统计,台湾每年新增16万名糖尿病患者,相当每3分钟就有1人确诊,俨然成为新一代国病。国内糖尿病患者除了高龄化,也因为患者年轻化而面临病龄长期化的问题。研究显示,台湾第二型糖尿病年轻族群新确诊患者变多,以40~64岁患者占比达到59%最高。
涂女士就是其中一例,收治个案的开业家医科医师陈宏麟表示,她再来回诊的时候血糖控制不良,糖化血色素竟高达9%,BMI约28.8,控制情况不佳。令人忧心的是,糖尿病会侵犯身体大小血管,提高心血管疾病甚至心脏衰竭风险,世卫组织估计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状动脉疾病与中风的风险比没有罹病者高出4倍。
陈宏麟说,临床确实常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当患者脑细胞感觉血糖低、葡萄糖不够而产生饥饿感,但吃下去的糖份又无法送到细胞,全部进入血糖中。然而涂女士排斥使用胰岛素,后来改使用肠泌素针剂控糖,3个月后血糖控制达标,糖化血色素6.3%,甚至体重也减轻6.5公斤。
▲糖尿病友涂女士经肠泌素治疗,稳定控制血糖后,找回以前登山的行动力和健康人生。(图/涂女士提供)
陈宏麟解释,一般人饮食会产生肠泌素,进一步启动胰岛素分泌,糖尿病患者则欠缺此机制。透过肠泌素的补充,可以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抑制食欲,避免过量饮食;另作用于肝脏时可以降低肝脏葡萄糖新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于胰脏,可依照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减分泌,多重机转得以有效稳定血糖。
杜思德表示,肠泌素是糖尿病治疗主流之一,建议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可优先使用,不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更能帮助控制体重,目前健保有条件给付肠泌素针剂药,且有一周一次、一天一次、一天两次等不同使用方式,可以提供医师与病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