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星期一? 跟你吃的东西有关 研究:慢性发炎恐让情绪生病

发炎与忧郁恶性循环,放任体内失火可能使疗效不佳。(示意图/Shutterstock)

心情陷低谷的可能原因很多,有愈来愈多研究显示,不良饮食与习惯带来的「慢性发炎」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情绪,像是体内细微处无声提醒:嘿,你应该放慢步调,重新检视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型态了。

忧郁症席卷当代社会,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忧郁症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世界超过2.64亿人受这个疾病所苦。医界学界致力探究这个疾病如何发生,又有哪些危险因子

今年1月,《美国医学会期刊:精神医学(JAMA Psychiatry)》刊登一篇招募超过万人的大型世代研究,长达20余年的追踪发现,如果9岁起持续让空腹胰岛素数值维持高档、青春期发胖,成年后罹患忧郁症与精神病的风险将会增加。

●嗜甜、肥胖,跟忧郁症有什么关系?忧郁症究竟如何发生?

忧郁症的发生,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面向解释,不过这个疾病确切的生理致病机转尚待探究。长期以来的主流解释是,大脑内与情绪调控有关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正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单胺功能不足,科学家也根据这样的「单胺假说」研发药物

然而,即使服药,仍有部分忧郁症患者难以缓解病症。英国剑桥大学精神医学系系主任、精神免疫学家艾德华.布尔摩(Edward Bullmore)在2020年出版的著作《终结忧郁症(Inflamed Mind)》中指出,自1990年代百忧解上市以来,忧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药物并未有重大进展,精神科临床处方仍根据他还在学习阶段那些年就有的2、3本教科书,而在各大医学领域中,「只有精神医学停滞了」,他认为,「单胺假说」 应该被挑战。

●愈来愈多证据支持「发炎假说」

「近来科学界注意到,忧郁症可能与体内慢性发炎、免疫系统失衡有关。C型肝炎病患接受传统甲型干扰素(Interferon-α)治疗会引发重度忧郁症,这就是支持『发炎假说』很有力的现象之一,」安南医院副院长、中国医药大学精神医学及神经科学教授苏冠宾说。

类似地,有核磁共振造影研究显示,原本健康的年轻人接种伤寒疫苗后,血中细胞激素会快速升高,接着大脑主责情感的区域活化,外在则出现轻微忧郁的现象。

究其原因,布尔摩在著作中有丰富阐述。简要来说,情绪压力过重、外来物质侵袭感染,都会使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分泌发炎物质「细胞激素」,细胞激素可随着血液四处传递犹如「烽火」的讯号,告知免疫细胞们前方有战事、即刻燃起发炎反应出兵救援。

值得注意的是,发炎讯号可进一步穿透血脑屏障、活化脑内的微胶细胞(类似体内其他部位的巨噬细胞),而活化的微胶细胞再发射细胞激素,进而影响血清素制造、神经细胞可塑性与再生能力。接着,人的情绪与行为就渐渐发生转变。

垃圾食物也是危险因子,国际营养精神医学研究学会(ISNPR)2020年底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的评论提及,不健康的饮食可能带来发炎反应、氧化压力,负面影响粒线体功能、肠道菌相、神经细胞可塑性等,进而增加罹患忧郁症的风险。

相关证据持续累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奥利弗.豪斯(Oliver Howes)等学者去年发表截至目前最大的统合分析。他们梳理107份文献,结果显示,忧郁症患者的各项发炎指标(包括CRP、IL-6、IL-18、IL-2R、TNFα 等)数值显著较高。

在台湾,临床医师的观察如是。国立成功大学附设医院精神部部主任陈柏熹说,临床上,部分忧郁症、躁郁症或其他情绪疾患容易合并慢性发炎共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气喘、关节炎等。他与团队回溯院内收治过的患者资料,果真发现,高达3成的严重情绪疾患病人合并有代谢症候群,这个比例比同龄层高出2倍之多。

血液发炎指标数值的高低,有许多因素影响,因此无法借此断定是否有忧郁症。(图片来源/Pixabay 康健杂志提供)

●发炎与忧郁恶性循环,放任体内失火可能使疗效不佳

发炎影响情绪与行为、增加社会压力,可能诱发更强的发炎反应。与此同时,还使人倾向吃更多垃圾食物求得立即的愉悦感,误让身心健康陷入恶性回圈

在陈柏熹等人的动物实验里头,受霸凌威胁的忧郁小鼠倾向选吃高脂食物,这是因为高脂食物带来的愉悦感会酬赏多巴胺系统,导致嗜吃成瘾。长期失控摄取高脂食物会促使发炎体活化,让发炎相关激素在体内蔓延,使小鼠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双双恶化。

当身体着火中,既有的忧郁症药物疗效似乎会受到影响。陈柏熹团队过去研究发现,忧郁症患者血中的发炎指标CRP浓度偏高时,就算以抗忧郁剂改善了情绪,但大脑与认知功能的恢复会需要较长时间,这显示,患者体内的慢性发炎可能持续干扰康复。

●抗发炎,能预防或治疗忧郁症?

抗发炎、治忧郁,这个研究角度渐渐受到关注。布尔摩自2005年以来兼职于葛兰素史克药厂(GSK),目前正带领学界与产界组成的团队,寻求忧郁症与发炎之间的关联与解方

苏冠宾和英国国王学院教授帕里昂提(Carmine Pariante)团队近年陆续合作发表近20篇相关研究,系统性探讨发炎如何影响细胞传递物质、神经突触再生、重塑、脑内过度氧化等,又如何造成不同类型的忧郁症状,并且证明了:在预防上,缓解发炎可降低忧郁症风险。

他的团队进一步探究天然抗炎成分鱼油抗郁功效,陆续拟定针对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忧郁症患者的临床处方指引,让医师与病人多一道治疗选择。

●市面上的消炎药可以「老药新用」吗?

或许有人想问,有没有可能取既有的抗关节炎、抗皮肤炎药物「老药新用」,借此改善情绪?答案是不行,因为目前的试验证据仍不够充分。

有医师分析,针对过了专利期、价格大幅下滑的消炎药,大药厂未必愿意再投入资源进行临床试验、为其取得新的适应症。况且,这类试验需要更细致分类患者、精准投药,如此将提高收案难度、制药成本,且行销起来也不容易,在在影响药厂的研究意愿。因此,目前相关试验多由学术单位或医疗单位执行,规模小、患者分类与投药不够细致精准、试验结果不一,难取得适应症正式应用于临床。

「在目前证据未明的情况下,身心疾病患者千万别自行寻找消炎药物来缓解情绪症状,否则可能还没治好情绪,却先发生胃溃疡、胃出血等药物副作用,得不偿失,」陈柏熹强调。

不过,民众可留心身体健康,自我检视是否有慢性发炎情形,即便是没有立即生命危险的三高、肥胖、牙周病肠胃炎等,如果能好好调整生活习惯、求医者能遵循医嘱用药,可以期待降低体内发炎反应、翻转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