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为何金砖集团不再令人期待?

工商社论

转眼间,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BRIC)一词问世已约20年之久,加上南非后扩大为金砖五国(BRICS),并成为横跨欧、亚、非、南美四大洲,且拥有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两个席位的重要国际组织,至今也近十年了。然而,如今回望当年投资界对金砖市场将取代已开发国家的美好想像,不免落得一声叹息。

其实,金砖五国集团成形之初,正值美国仍陷于金融海啸重建,欧债危机让欧盟焦头烂额之时,这五国确实适时承担起全球经济成长的重任世界银行资料显示,2010~2015年间五国贡献全球约莫45%左右的成长动能,在全球经济的重要性颇有超欧赶美之势。同时,金砖五国是全球财货的主要生产者,也是服务的主要供应者(如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与印度服务业、巴西的农林牧原料与南非的工矿金属、俄罗斯的石化能源),能包办从原料、加工、制造甚至是售后服务及行销等各个加工阶段,使金砖五国合作有如异业结盟,强强联手甚至能摆脱已开发国家对新兴国家的经济箝制。若再加上金砖五国所成立的新开发银行(NDB),更意味着新兴市场也有能力改写全球经济秩序,甚至足以担当领导世界的重任。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欧美等已开发国家仍是世界翘楚,但金砖五国影响力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退,各国也与成立之初的理想渐行渐远,金砖光芒似乎正在消退当中。造成此一现象有四个关键原因:

第一,金砖五国经济型态差异过大,甚至因差异过大而让各国经济发展方向相互冲突。虽然五国的经济活动能够互补,也希望仿效欧盟,从经济合作转向政治结盟。但欧盟各国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才能够屏除彼此的歧见,让合作能够顺利实现,金砖五国则不然。做为原物料主要进口国的中国与印度,对上身为原物料主要出口国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双方经济利益并不一致,自然使金砖集团的经济合作难以发挥综效

第二,金砖五国间也有诸多历史纷争,尤以中、印、俄三国为甚。例如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基于历史因素,向来有着领土纠葛,且随着中国爱国主义升温,中俄间的历史争议成为两国交流的障碍。不仅如此,当中国逐渐朝向中亚发展,过去苏联成员国包括哈萨克、吉尔吉斯等国陆续靠拢中国,也引发俄罗斯紧张担忧。另一方面,中国与印度之间同样有着领土争议,不只让两国偶有摩擦,也让美国、欧盟等势力有了介入干预的着力点。更有甚者,金砖国家内部也有组团内哄的迹象,像是近年来俄罗斯与印度之间多有军事交流,以间接方式震慑中国外,中国也反过来与巴基斯坦交好,对印度进行反制。种种事件都显示出,金砖五国彼此间缺乏互信基础,政治结盟更加难以实现。

第三,中国及俄罗斯的扩张主义,不免让金砖国家与侵略划上等号。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下,积极与中亚、南亚、非洲等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但随着斯里兰卡、安哥拉等国陆续出现债务危机,且被迫以国有资产或自然资源抵债后,中国打造债务陷阱之恶名不胫而走。此外,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乔治亚及中东问题上积极介入,鼓动各国境内的分离势力,致使区域纷扰不断。因此,原本象征新兴市场崛起,有助摆脱已开发国家压迫之金砖国家,反倒成为了诸多开发中国家的压迫者,如何称得上世界领袖之名?

第四,金砖五国本身的结构性问题,也让其难以成为世界领导者。虽然近年来中国不断宣传盛世理想,却又深陷于内部维稳、地方债务等结构性问题,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更暴露出中国治理模式的短缺,使各界醒悟到中国市场纵然有庞大商机,但也有绝大的治理风险存在,此由欧美等国酝酿的求偿官司可见一斑。再者,俄罗斯经济结构过度仰赖能源业军火工业,消费品多依靠进口,让其经济表现颇受国际环境制约。在此情况下,尽管金砖五国亟欲成为新兴市场脱贫的榜样,但结构问题让五国至今仍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徘徊。

要言之,成立至今已近十年的金砖五国集团,曾希望借由结盟,营造出进步、领导的正面形象,也冀望透过金砖集团的示范作用,实现新兴国家对已开发国家的「下克上」挑战。无奈的是,金砖五国自身的结构问题,让集团陷于对立或争斗,且政治结构问题让各国内耗不断,遂无法在国际社会上产生足够影响力,更遑论成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展望未来,除非金砖五国能解决前述的沉疴宿疾,否则「金砖」终究会如同高盛集团近年来所提出灵猫六国(CIVETS)、迷雾四国(MIST)等概念般,降为一个描述相似经济特性国家群体的虚华辞藻,而非是具有十足政经影响力的「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