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卫/预售屋排队乱象解惑 7大产品差异化成元凶

全台房价指数在今年第2季已站上实价登录以来的高点。(图/记者林裕丰摄)

文/瑞普莱坊市场研究暨顾问总监黄舒卫

台湾房价涨很凶吗?

根据张金鹗老师领导开创的好时价(House+)最新发布的全台房价指数,今年第二季已站上实价登录以来的高点,平均年涨2.28%。另外,信义房价指数则显示台北市今年以来涨了5.87%。

但是,您听过Izmir伊士麦吗?您知道Ankara安卡拉、Istanbul伊斯坦堡吗?

上述3个城市分别是土耳其的前3大城,根据国际独立不动产顾问公司Knight Frank编制的今年第二季全球150个主要城市住宅房价指数(Global Housing Price Index),这3大城的年涨幅分别为28.1%、26.4%、20.2%,超过2成的超高涨幅,占据全球前三名,也带动土耳其房价以25.7%涨势,坐上全球冠军宝座。

而台湾年涨3.6%,不但落后全球平均涨幅的4.7%,在56个国家只排名到第34名,算中后段,甚至疫情最严重的美国都涨了4.5%,俄罗斯更涨了8.1%,连延东奥的日本都以3.7%的涨幅略胜台湾。

今年虽有黑天鹅肺炎疫情肆虐,严重冲击基本面,经济成长率全面翻黑,但美国联准会三月中旬将降息、无限QE的资金筏门一开,全球纾困、赈灾、救经济的黑洞还没补满,股、房两市已如冲天炮一般窜起,管他防疫成效如何、疫情有无二度爆发的风险,资金洪潮已经无差异地席卷全球。

对比全球资金行情撑起房市的「无基之弹」,难怪央行认为台湾在史上最大的产业投资潮流下,供应链重组带动商办、厂办与住宅需求全面提振,房市表现尚属「有基之弹」。

但说台湾房市没问题,恐怕也是矫情。因为台湾房价就算不涨,高房价所得比、房贷负担比,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宽松的贷款条件、超低利率,以及预期涨价心态逼出前所有的买气,再加上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氛围下,政府管制行为势必忌惮,因此「房价涨」已成趋势,短期难回。

房价的「贵」、「涨」、「炒」,三件事的关系千丝万缕,「贵」,我们只能遗憾,「涨」,我们只能兴叹,但「炒」,恐怕就该看清真相。

▲新竹出现排队买屋。(图/记者陈凯力摄)

我们首先厘清市场环境

房市在前波管制下走低,2016年交易量创新低之外,建商投资也趋保守,当年住宅建照核发量倒回2008年时的水准,形成即使自住需求强,但缺乏新成屋供给的状况

然而,去年房市走稳,建筑投资转热,因此住宅的建照核发量不但超越前其高峰,甚至14.9万宅的量,是本世纪最高、直追1995年以前的高点,产生目前市场以预售市场挂帅的现象

预售屋产品与中古屋、新成屋的差异,进一步造就今天排队买屋的特殊现象。

首先,预售屋一般要2到4年才能交屋,对买方来说,订金、签约、开工只要缴付10~15%的价款,相对成屋交易动辄2成的自备款,又没有搬家、装修等支出,期初投资压力较小,因此在房价的接受度较高,成为区域创价的跳板。

第二,如果中古屋、新成屋是现货,则预售屋就是期货。期货买的是未来价,假设市况坏,没人会急着追跌,预售市场就萎缩,反观现在市况热,预期涨价心理强,预售价就越走越强,不断自我加强的状况,甚至外溢到新成屋、中古屋市场,激起比价心态,同步追涨。

第三,预售屋的卖方是单一卖方,买方要买就只能找建商、代销,因此建方对于价格的调整不但有主导性,更有垄断性。只要销况好,价格就会越调越高、越调越快,议价空间也越来越小,甚至早卖少赚,干脆就封盘不卖,间接加速涨价。

第四,既然预售市场是由建方主导,因此有能力以价制量,提供优惠的专案贷款,例如:信用贷款、公司贷、工程期零付款、超低自备款等方案,让买方轻松跨进购屋门槛。一方面确实能嘉惠首购族,但另一方面对投资客来说更是拉大杠杆、扩大投资规模的操作良机,贫富不均的现象更凸显。

第五,房地合一税2016年上路之后,短期投资的税率高达45%,肯定不低于预售屋交易、转手的财产交易所得税,也间接让熄火的投资盘,重新转进预售市场而乐此不疲。

第六,预售市场由建商、代销操盘,行销手段就会变得灵活而有节奏。之前合建、都更案的可售户数有限,短期完销的话术可以暂忘。取而代之的是以建方为核心,潜销期以口袋名单、忠实粉丝、员购为侧翼,先对外形塑的热销市况,进而巩固限量、饥渴行销的效果,再透过现在流行的投资讲座、财商群组,活络红单、换约的地下市场。一手拱一手,房屋来不及上市就成为拿来炒作的稀缺投资商品。

第七,实价登录目前对预售屋价格登录的漏洞,在于无法即时反应价、量市况。因此当市场最火爆的交易发生在预售屋黑盒子时,终端的散户买方只能受制于建商、新闻单方面讯息,心生「建设在跑、房价在飙」、「今天不买、明天更贵」、「现场不买、回家后悔」等恐慌购买心态,急着拿香跟拜的排队、抢购就毫不意外。

资金满溢、产业链重组、投资转进、实体资产避险、新案稀缺、产品特性,再加上政府公共投资在轨道建设、城乡建设的议题逐渐开花结果,以及业者刻意操作,都是掀起这波预售屋热潮,甚至擦枪走火的怪象丛生的原因。提醒买方在获利接力赛的游戏中,要慎谋能断,不要成为最后一只白老鼠。

►黄舒卫小档案

学历政治大学地政系硕士

经历国泰世华银行、联邦银行不动产管理部、信托部东亚建筑经理公司市场分析师永庆房产集团研展中心经理

现职瑞普莱坊市场研究暨顾问部总监

EP3《地产詹哥老实说》EP3 买宝佳建案踩地雷?首购族捡便宜注意这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