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都更建言」遭内政部驳回 胡伟良批责任规避机制矫枉过正
建商提出4项建议给予内政部,希望改善都更进度缓慢问题,但遭内政部委婉拒绝三项,仅保留其中一项考虑中。台北市老屋改建协会理事长胡伟良表示,都更程序复杂,又牵涉都更户利益,所以政府高层虽然极力表示要强力推动,执行单位为了免被都更户控告或误解等麻烦,设立了层层保护机制无可厚非,但目前已有矫枉过正的迹象,反倒成为阻碍都更脚步的绊脚石。
都更的土增税「赋税减免」为甚么会有争议,胡伟良指出,现行法制公办都更「斯文里、文林苑」属于公办强行推动的都更案,并非100%住户同意所促成的案例,但拥有100%「赋税减免」的优惠;反观最难整合促成的「协议合建」,必须100%住户同意才能进行,但却只拥有40%「赋税减免」,当然令人觉得不公平。
至建商为何提出「都更事业计划书的免检附」以及「权利变换计划书免再检附同意书」,胡伟良直说「人性贪婪可怕」。都更有主要三大步骤,一、都更户全数同意。二、招开会议审查、提改建计划书。三、权利变换、估价、分配原住户。他说,建商一开始就已经取得100%同意书才开始作业,投入数百万资本后通过政府的会议审查机制,却又要建商重新再取得住户同意,那如果遇到「贪婪的住户」卡关不签呢?那不就等于跟遇到「钉子户」一样意思?
胡伟良表示,内政部「立意良善」希望建商再次告知都更户,权利转换的结果,但如果跟初期规划取得同意时没有过多差异,为甚么要「再签一次」?他批,就是内政部想要卸责,多一重保护自己的关卡,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建商风险大幅提升,无法正确评估获利甚至有可能卡关赔钱,所以许多建商干脆不做。
但胡伟良也不是全然驳斥内政部回应,他认为,都更产品是否在「拆除前」就可贩售确实必须衡量利弊。「清除后才能预售」的规定是在保护「消费者」,因为拆除耗费的成本,可以显示建商决心,「消费者」可以降低风险的买预售屋,但「先拆后售」也有个问题,如果建商如果销况不好甚至「倒闭跑路」,都更户就惨了,房子被拆了「无家可归」。
那如果不拆先预售呢?对建商优势是可以先评估是否做下去,若销况不佳就可以提早退场,避免都更户房子被拆了建商却跑了的窘境,但消费者的风险当然也相对增加。
胡伟良最后说,整体都更程序关卡重重,其实都是为了在保护行政机关自己,光是住户100%同意后,送审就要通过三项审议,至少2年起跳的过程,好笑的是都已经全数同意了,到底在审议甚么?他痛批,其实就是长官下令加速,下面只想着保护自己,怕「都更户权益受损」或「好像受损」后告行政官员,设立了层层关卡,已经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