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看见生技产业力量 生技博士阿格力转战股市

文/洪宝山

台湾生技产业发展相当多年,跨足各领域结合多项产业技术,带给人们未来生活无限的可能性。过去传统生技产业大多指向医疗医药等相关领域为主,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需求衍生,生技产业除了医药医材外,延伸至农林渔牧业、生物能源、保健食品、宠物经济等能创造市场上更多商机的发展,都能称之为生技产业。

由于开发新药是高风险、高报酬的投资标的,且在台湾民众常常能从台股中挑选多档上市柜生类股,因此投资人也戏称此为本梦比产业。身为生技博士的阿格力(许凯迪)熟知台湾生技产业的困境及挑战性,以自身专业优势跨入股市,不吝于分享国内生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优势给大众,并提醒投资人在选择进场投资技类股时应该注意的现况

投资生技类股大解密

说起生物科技,从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毕业的阿格力比任何散户更了解产业生态,他提出投资生技类股前需要保有正确观念。首先,若是仍旧维持制造产业的投资习惯,挑选财报每股盈余(EPS)较佳的企业,是无法适用于生技产业,原因在研发公司本身就无盈余,但不表示此公司无投资价值,必须先掌握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以及财报现金流

尤其是企业现金流的部分,阿格力解释,企业研发新药经费动辄百亿以上,但在台湾企业普遍资本额不高,股本平均皆低于二十亿元以下,需考虑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运用。因此,他建议,在国内市场避免投资新药相关类股,若避开风险较大的个股或许还能提高投资报酬率

就此阿格力分享个人投资生技股的撇步,他偏好挑选生产原料药相关之企业,不论研发新药、学名药等皆需要原料。然而,生医原料与一般产业的原料有何不同?在于一般原料的供应商不胜枚举,但提供药品原料是维系人身安全,须有政府的认证许可方能运作,在市场上的门槛高、竞争机率较低,明显与石化、塑胶类股不同。回头来看,若挑选原料药投资就与制造业相近,散户就能依据企业财报观察营收获利选择投资与否。

挖掘台湾在生技发展的优势

以国内生技市场来看,在人口结构改变下,食品产业的运用较多人关注,健康及保健食品的研发,台湾占有很大的优势。以葡萄王为例,其为主要发展保健食品的企业,专攻液态发酵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也就是传统俗称的「发酵槽」来培养牛樟芝、灵芝等菌丝体。虽与子实体功效及营养成分不同,不过其余成分差异不大,培养的时间却缩短好几倍,功用也已足够作为保健食品。

然而,培养技术的进步,不单只运用在食品,亦跨足医药治疗,如癌症治疗所用之标靶药物,原理借由抗体本身是蛋白质的一种,可针对特定的细胞与药物结合攻击癌细胞,达到精准医疗的效果。

其中,国内发展生技产业的两大优点,其一,代工生产蛋白质药物行之有年,在降低成本的技术也比其他国家占有优势,因为欧美国家不善于制成上的优化。其二,对于道德伦理的标准深得各国信任,亦有各国委托临床试验,因此,国内有许多临床试验机构(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可以提供协助。

言下之意,系指机构提供新药开发所需的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及相关咨询等服务,各药厂或生技公司无需亲自研究,可节省成本及提高专业度。由于开发新药期间需耗费十年以上,若是委托机构组织实验团队,可一次开发不同种新药,间接提高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白种人与黄种人的体质与基因不同,因此世界各大药厂若想进军中国市场多会先于台湾市场进行试验,因过去曾经发生中国在临床试验伪造数据的事件,更提升台湾在生技产业上的可信度。

国外药厂的支持 让台湾生技走向国际

不过,阿格力也提出长期以来「生技产业」的潜规则,一般临床试验有三期,第一期将药物施用于一小组受试者,测试新药是否安全;试验成功后,进入第二期,扩大受试者人数判断新药治疗之有效性;若达到预期目标,第三期将受试者纳入数百位甚至千位,规模远大于第二期,期间可维持数年不等,假若完成三期试验,便能申请登记将药物上市。

但阿格力也警惕投资人,投资前必须留意的事项:一、倘若临床试验第三期失败,企业是否还有足够资金;二、须检视个股本益比的比重。因为生技药物的开发并非短期见利,而是需要长期等待结果,因此,若是企业开发失败,声明重新调整再次启动第三期临床试验,也向政府申请资格执行且取得公文,但并不表示一定能兑现,看似前程美满,其实是危机四伏。

根据过去经验,新药研发的成功机率低于一○%,表示企业阵亡率大于九成,并不是公司营运不佳,而是生技产业本身就是单一企业,不是投资相关趋势类股就能赚取获利,一旦企业研发成功,获利便是数十倍甚至百倍,这也是投资生技业的迷人之处,但想要搭上顺风车并非无机可乘。

以「智擎生技」为例,其采用NRDO模式(No Research, Development Only),意指不做早期研究、只专注开发新药,讲究分工合作的药物开发模式,成为台湾第一家获美国FDA核准癌症新药(Onivyde)的公司,此公司卖的不是药物而是专利。先是买进药品开发之权利,自己完成第二期试验,再将第三期临床试验授权于国外药厂,智擎事后再收取权利金

因此,生技公司若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必须透过国外药厂技术转移,不仅增加药物的成功机率,亦节省庞大经费。再者,公司需锁定疾病开发药物,举例来说,台湾盛行肝病,但欧美肝病的盛行率相当低,这可能阻碍药物进入国际市场。从此可得,投资人也可借由国外市场来洞察生技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不懂技术线 就从「生活选股」开始投资

排除生技产业的投资外,身为财经讲师的阿格力,自有一套生活选股心法,替投资新手挖掘致胜关键。首先,挑选可抗通膨的类股。比方说,食品类股的特质就是依照通膨随之抬高售价。

由附表可见,表一列出国内各电子代工大厂报酬率,表二显示民生用品企业报酬率,两表相较之下,表一的报酬率明显低于表二,而同期大盘平均报酬率为一七%。由此可知「抗通膨」类股可战胜大盘报酬率。

第二项生活选股重点,在于持续性收入。在生活需求上,民众会持续购买,比方说,清洁用品拖把或除湿、除臭等消耗用品。第三项是商品定价权。从产业特性了解产品是否能顺水推舟的帮助企业适时调整价格。如:3C电子产品较难涨价,但统一超商的商品若涨价,还是有消费者愿意购买。以上是不用透过技术线型而去判定个股好坏的方式。

另外,阿格力更是透露自己「价值波段」的投资技巧,如何实现价值波段的秘诀有两种。其一,了解千张大户的持股数有无增加,依据大户对于公司的了解,持有周期也较长,适合一般上班族,假若基本面好的企业,在K线出现跳空又带有四至五倍的成交量,更是短线加码投资的讯号。相反地,多数投资人习惯追随三大法人或检视量化分析等数据,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还需了解是哪些外资法人买卖等细节,就单靠总数对投资判断并无太大帮助。

其二,观察董监持股。长期投资的思维可从经营者增加持股来判定公司整体的营运是好是坏,此方法的决策会与公司站在同样的利基点,可信度也相对提高。因此,阿格力提出自己习惯先从质化分析来研究股票市场。

从过去的种种经历,阿格力建议年轻人在学习投资股票时,「不要想着如何胜利,而是想怎么不要输。」而且有多少资金就投入多少进入股市,作为投资自己练习的成本,因为年轻是最能冒险时期,千万不要年老才在理财领域中跌跤挫败。

许凯迪(阿格力)

横跨科学与投资的斜杠青年代表,台大生技博士暨台大优秀青年奖得主,台大生技创业学生会创办人,拥有银行投资部门实习经验,并靠自学投资成为知名财经作家。目前为台股「生活投资」学派领航者,各大媒体特约专栏作家,拥有数百万人次点阅。

善以深入浅出的逻辑解析,将日常平凡生活消费经验成就不平凡的投资机会。提倡「绩优股都在商店街,而非华尔街」,买进持股从顾客变老板,让这些民生必需公司替散户赚钱。着有畅销书《我的购物车股法,年赚30%》、《生活投资学》。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100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