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一家卖泡芙的店 创新力竟跟Line齐名

▲正式推出ZakuZaku棒棒泡芙前,Bake重做不下百次,才确定最终贩售版本,目前它在台湾已有3间分店。(图/商业周刊提供/摄影陈宗怡

文/吕晏慈

两份棒棒泡芙!」新光三越信义新天地A11馆一楼,一款棒状的甜点,让不少甜点控排队抢买。撒满烤杏仁粒的饼皮中,包裹着卡士达内馅,外热内冰,它,是从东京来台的人气甜点——ZakuZaku棒棒泡芙。

棒棒泡芙2016年12月底在台湾开幕,连续9个月每日完售2500支,若以单价88元计算,单季就可创造约2000万元业绩。背后推手,正是来自日本糕饼公司Bake。

2013年成立、隔年2月开设第一家店铺的Bake,其创办人长沼太郎,刚获颁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创新奖」。过去得到这个奖项的,有催生Line的前执行长森川亮、本田飞航公司总裁藤野道格等。

他们,店里没有明星师从网路聚众,研发让铁粉

一家卖甜点的公司,如何以不到四年的时间,就能颠覆日本糕饼市场,创新度甚至与Line同名?本刊独家专访Bake总裁西尾修平

这是一群甜点外行人,用科技经营方法颠覆甜点业百年传统故事

创办人长沼真太郎自承,Bake能崛起的关键是:把科技公司小米公司视为模范。

Bake跟小米当时的困境相似,都须在最拥挤,且大品牌环伺的市场,找到破口。

Bake在东京自由之丘崛起,这是方圆一公里内坐落百家以上甜点店的激烈战场。在这个甜点王国里,市场多以百年老店挂帅,并且主打明星主厨,其他小型的甜点品牌,则常遭遇如葡式蛋塔的命运,一次热潮过了,公司也销声匿迹。

Bake看到小米从网路先聚众、培养粉丝的做法,于是聘请总编辑与行销团队,透过内容聚集甜点控们;其除了宣传自家品牌,也经营介绍其他甜点名店的网站Cake.Tokyo。

此外还成立甜点Openlab(编按:开放实验室),把关于烘焙的科学知识分享给同业知道,又跟索尼Life Space UX团队合作,结合甜点及科技体验办展览。

当甜点迷群聚后,他们如同小米手机团队一样,会透过米粉的回馈,去改善商品。例如Bake推出起司塔时,也透过粉丝回馈︱︱如大家反应塔皮应该制作更薄一些,口感会更好︱︱去加以改良,形同「共同创造」的氛围。

老店:新品主厨说了算他们用科技AB测试法决定

但,线上聚众只是开始,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在大品牌群聚的甜点市场中突围,在线下的做法,也必须与众不同。

与传统甜点店95%成员皆烘焙业出身不同,Bake 200名员工中,约150人出自科技、设计或其他产业。

过去,在强调匠人精神的传统甜点店中,主厨是唯一权威。但在Bake内,西尾修平说,新品牌商品要推出,必须符合「80%法则」,这代表10名消费者中至少要8位都喜爱、愿重复购买该产品,才可过关。

他们导入科技业常见的A/B 测试(A/B testing),针对甜点的口味及包装,去测试不同版本的效果,才做决定。甚至,他们还直接找上分子料理专家合作,分析市面上「具备匠人气质」的甜点,研究该用多少百分比蛋白的小麦粉、具备什么化学结构的蛋奶糊,才能使饼皮有松脆的口感。

「美味是可以用科学跟科技去衡量的,」西尾修平说。

「我认为要追求货真价实的甜点,并不是身为经营者的甜点师傅,一定得有名不可,」长沼真太郎过去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就是北海道甜点名店二代,在网路公司任职过,对传承家业并无兴趣。

他看透,许多的老牌名店会由明星糕饼师傅累积人气,再雇用其他师傅制作甜点,进而可售出高价商品,他反其道而行,认为自己可用科学方法带来革命。

同业:系列产品越多越好他们一个品牌,只卖一商品

用科学方法做甜点已违背常识,接下来,Bake推出的每个品牌,还只卖一种产品!例如Bake Cheese Tart海内外44间店铺,皆专卖现烤起司塔,没有其他类型的甜点。

一品牌、一商品,非市场行规。品牌价值累积不易,需要大量投资,因此业者除主打商品外,多会推出系列产品。

「(一品牌一产品)最困难的是,不给自己留下后路,因为不是赢就是输,」西尾修平坦言,「专心投入在单一产品中,如果失败了,这个品牌就垮了。」

Bake看到,在今日选择过多的时代,品项简单能让社群行销易聚焦,且其因为原物料项目简化,采购时更有优势,甚至可减少人事训练的难度。例如其他点心店人事支出通常占18%至20%,但它仅占10%左右。

此外,成本下降也反映在售价,别人卖300日圆的产品,他们卖200日圆一样有赚,会更具市场吸引力。

传统:内用才有高坪效他们攻外带、搭街拍更吸金

「在来客数跟客单价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说百货公司、捷运站、明星商圈,它能『以小搏大』,」高雄餐旅大学烘焙系系主任廖汉雄分析。Bake主打外带甜点,比起内用,店坪效高,这让它得以快速攻占黄金通路。

这家甜点店还巧妙的结合这几年崛起的街拍风潮,引入起司塔品牌的台湾和园国际总经理蔡威华透露,进驻新光三越南西三馆前,其特别调查目标客群的身高,订制高度、角度都有规范的架子,并设计产品陈列及灯光效果,让客人一眼看过去就完美、隔着玻璃拍照也不反光。

「我们公司对于非效率投资(成本大、效果不明显的投资),非常重视,」西尾修平直言,包含设计店铺、包装,都会不惜成本去做。

上述非正统的做法,其实也为Bake的经营带来了正向循环。

消费者在黄金地段接触到现做商品后,透过街拍上传,能让Bake的社群聚众,之后其社群又会持续传送新的品牌商品讯息,因为主题鲜明、记忆点高,又能满足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态,进而刺激其埋单新的品牌。

他们展店颠覆百年传统投报率低于20%就转换

西尾修平说,他已订定一年推出一至两个新品牌、拓展海内外至少30家新店铺的目标。而针对各个品牌的投资基准,也有套评估方式:品牌收益性及效率性必须维持,若某店铺资产报酬率低于20%,就会转换成其他品牌。

从小米精神出发,Bake筑起竞争的护城河。如一品牌一产品,恰巧符合现代人有「选择障碍症」,希望减少选项、避免困扰的消费倾向。但对其他坐拥数十年历史的甜点店来说,削减原来长销商品,形同自断手脚。甚至,其用科技方法去发展甜点,也形同威胁甜点明星主厨的权威,这让老店很难仿效。

当然,新进者要仿效其模式并非无可能,这也是该公司在这四年内快速到海外扩张,甚至准备上市的关键原因,他们认为,此举可以扩大其经济规模。Bake自2014年开设首店后,至2015年营收就已达35亿日圆(约合新台币9亿3000万元)。

一个网路公司出身的创办人,用一套在科技业看来已不新颖的手法,却颠覆百年传统的日本糕点界。Bake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只要你敢于用新视角去看市场,加上网路的加持,现在,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