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修囤房税或提高税基 助健全房市
随着「房地合一税2.0」草案今送立院审议,外界期盼《囤房税》能一并修正声浪高涨;清大荣誉讲座教授张金鹗表示,若囤房税不能与房地合一税2.0一起修法,政府抑制房价、打击投机客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惟台北大学不动产城乡环境系教授彭建文则认为囤房税对打击短期炒作房价的投资客,效益有限,建议提高税基制度取代囤房税修法,对房市未来的健全发展更有帮助。
张金鹗指出,财政部说明暂缓推动「囤房税」的二点理由:1是怕「伤及无辜」;2是怕「转嫁租屋者」,他完全无法认同!首先,财政部积极推动的房地合一税,更容易产生伤及无辜,尤其延长2年到5年期限,所以财政部才订定许多「例外后门条款」。囤房税多屋认定很明确,过去实施过程也没有伤及无辜争议。其次,囤房税是长期持有税,未必容易转嫁。更进一步说,囤房税能让更多空屋释出,供给增加,房市转嫁更为困难!
惟有业者直言,内政部最新就单一所有权人住宅进行全国总归户的统计,即发现持有4房以上者,坐拥全台超过10%住宅,其中又以法人大户囤房现象更明显,且统计结果还显示,法人短期买卖行为频繁,特别是大资本、没得商量的保险公司、金融相关机构,但实施囤房税,不可能出现某些人口中「透过增加持有成本,迫使囤屋者降价出售」,达到平抑房价可能性。
彭建文认为,中央可能担忧两帖药方一起下,成了房市「猛药」,自住客、投机客全打趴,万一连经济都一起趴,恐怕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危机,毕竟银行不动产抵押动辄以千万为单位,若政策「猛药」太重,连带影响银行不动产抵押还款,非中央乐见。
既然两个税制无法同时修法,彭建文建议不妨将税基提高,因为土地公告价值与市价差距太大,因此,若能以提高税基制度取代囤房税修法,对房市未来的健全发展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