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干杯集团明年展店上看十家 抢卖净利5%火锅打什么算盘?
▲干杯集团董事长董事长平出庄司透露,2021年全集团展店数上看十家,其中以火锅品牌为吸客主力。(图/记者徐文彬摄)
文/林淑慧
后疫情时代,餐饮市场展店脚步不停歇。台湾烧肉龙头、干杯集团董事长平出庄司透露,明年一月底将在台南开出「麻辣45」新门店,旗下如黑毛屋等六大品牌亦有拓点计划,全集团预计明年展店数上看十家,主力将在火锅战场攻城掠地。
依据2018年的《台湾连锁店年鉴》,全台湾的连锁餐饮业里,超过四成是火锅业,全台共有1834家店。不只店数多,展店速度更是业界最快,光是2017年,连锁火锅店数就成长一成,与连锁餐饮业排名第二的西餐厅,店数足足多了1144家。
▲全台最高麻辣火锅店「麻辣45」,主打和牛油锅底X重庆麻辣锅。(图/干杯集团提供)
当火锅市场极度拥挤时,干杯集团为何还要加码展店?位居「台湾烧肉王」的平出庄司看到了什么?又有何优势?
近年,火锅也成为台湾餐饮业竞争最激烈的战场。全台营收最高之餐饮集团王品,以「石二锅」进军火锅业,目前全台已有七十家门店,是集团旗下最多店数的品牌;专卖咖啡、蛋糕的85度C(美食达人子公司)成立这一锅,近年在台北大直开出全新二代店,主打年轻化及平价化的特点。
为什么大型餐饮集团都纷纷进军竞争最激烈的火锅市场?
因为这是最容易标准化、最快可以复制的业种。过去,厨师养成向来是餐饮业经营难以快速复制的关键,以泰国菜餐厅瓦城为例,厨师的养成须经过「十一级厨务臂章制度」,从基本、焖炸、控菜、凉拌、站炉等设关,员工要通过学科和术科考试,才能晋级为厨师。
因此,瓦城成立的前十年,只开了十家店,但,「免主厨」的火锅店,几乎不需要这种旷日费时的蹲马步功夫。
▲受惠于2017年10月日本和牛解禁,干杯率先引进日本和牛,开发出正式菜单的多样和牛商品,并于黑毛屋等品牌贩售,推升火锅肉品的高档化。(图/干杯集团提供)
「火锅业者在口味上只要能把握住二大创新:特殊的汤底以及新鲜的食材,就有很大的机会能成功。」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秘书长刘𫝭婷曾点出火锅业的致胜关键。
平出庄司指出,每一家餐厅最难标准化的就是厨师。但是,经营火锅店根本不需要厨师,是顾客「自己煮自己吃」的体验式经济,而汤头就成为各家业者差异化的决胜关键,而这只需要中央工厂统一处理,就能确保各店品质与口味一致。
干杯集团位于杨梅的中央厨房,已在二○一六年十一月落成,成为旗下火锅品牌「黑毛屋」从北到南展店的有力后盾。汤头由中央厨房把关,基本食材也由公司统一采购,让门店的现场工作变得更容易,也更适合标准化,成为干杯抢进火锅业打造规模化经营的利基点。
决胜点:火锅肉品高档化 干杯集团主打进口和牛抢市
除了汤头之外,「食材」是火锅业决战的第二个关键。由于消费者对好食材更加要求,让餐饮业界兴起追求高档肉品食材的风潮。
▲干杯集团董事长平出庄司将以进口和牛肉品决战火锅市场。(图/记者徐文彬摄)
「台湾的消费者,对肉品的要求越来越讲究,」平出庄司指出,受惠于2017年10月日本和牛解禁,干杯率先引进日本和牛,开发出正式菜单的多样和牛商品,并于老干杯、黑毛屋、干杯贩售,推升烧肉及火锅肉品的高档化,成为吸引饕客的关键。
澳洲和牛在全球掀起多年热潮,平出庄司说,干杯为了确保稳定的进货来源,与日本的日鉄住金物产株式会社合作,目前与六个澳洲和牛品牌有定期定量的采购,全年皆可稳定地独立进货调度;具备采购优势的干杯集团,一旦黑毛屋、麻辣45的规格做大,就更能垫高竞争门槛。
最终,干杯集团看上的,应该还是中国大陆的广大市场。因为火锅易于标准化复制、大规模发展的特性,适合旗下火锅品牌跨足大陆、快速展店,而台湾,也成为干杯集团壮大火锅事业的最佳练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