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房市降价让利创新机 成交才是王道
房价缺乏上涨动能,尤其全面倾向买方市场,卖方「降价」让利已是大部分共识,若买卖之间价差逐渐拉近,今年全台房市「价缓跌、量小幅回升」应可期待。
台湾不动产历经这几年政策的「震撼教育」,整体房市陷入跌无可跌的窘境,相关产业无不希望能在今年所谓政策发酵年,顺着政府推动的都更政策,期待透过老屋重建,促进内需、增强经济动能,以及降价让利风潮下,房市能够开创新契机。
奢侈税实施以来,投资客渐退出房市,加上去年初推出房地合一税,剩下自住与长期置产客,属于刚性需求,整体房市量能陷入低档,跌势恐怕尚未结束,未来影响量能关键还是价格,「降价让利」应会是今年房市主轴,也是成交量反弹回升的必要条件。
基本上想要突破销售,商场上绝大部分手法都是采取降价策略。先来看看房市面临销售的窘境,主要包括几个面向:市场饱和,商品供大于求;定价太高,销售额不高;为了竞争,提高市占率,商品本身的贬值…等等。2013年起房价开始止涨转跌,2015年跌幅最大,2016年仍持续下跌探底,在自住需求与经济量能没有明显复苏状况下,房价早已缺乏上涨动能,尤其在全面倾向买方市场,卖方「降价」让利已是大部分共识,若买卖之间价差逐渐拉近,今年全台房市「价缓跌、量小幅回升」应可期待。
根据历史轨迹,从行情普遍看涨的多头市场,到行情普遍看淡的空头市场,变化通常由「价量齐跌」过渡到筑底的「价跌量增」,最后反弹、复苏,产生另一新循环。以目前交易情况来看,不管是蛋黄、蛋白区,房价在这两三年来已有明显跌幅,许多新建案不断抛出「降价」让利,扩及到今年引起一股风潮,是否能让区域房价产生共震效果,中古屋卖方也愿跟上「降价」列车,促使房市产生降价让利的多头市场,颇值得期待与观察。
普遍房产业者及消费者多认为重大建设是投资指标,有建设题材的地区房价相对保值抗跌。言犹在耳,前几年因应陆客,各地大兴土木盖饭店,如今面临「供给过剩」。住宅市场也同样供过于求,今年将面临使照比建照多的「史上最大交屋潮」,建商面对持有税负增加、买方降价期待、多杀多等挑战,做到降价取信于消费者,调价幅度能引起顾客注意,选对降价时机也非常重要。不管如何,只要灵活运用降价让利的方法,有机会让销售火爆起来。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861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