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大把现金跨海买房 小心买到「烂尾楼」!
近来海外不动产投资纠纷频传,不少投资者捧着现金买房,但出现海外开发商未如期交屋等诸多争议与风险出现。因此,台北市地政局、台北市代销协会、仲介公会20日共同举办「2017海外不动产论坛」,邀请提供产官学界针对海外不动产交易安全研议、讨论相关管理作为。
内政部地政司不动产交易科科长陈启明表示,国内房地产市场从2012年陆续经历央行针对特定地区进行房贷信用管制,另外在奢侈税、豪宅税、房地合一税等措施下,置产族相对增加交易及持有成本,因此不少人将投资标的转往海外不动产,而不动产经纪业者也将经营触角延伸至海外,向民众推销海外置产。
根据内政部统计,截至2017年10月为止,目前经营海外不动产经纪业家数,全台家数有448家,其中六都就占405家,相较于2013年成长高达145%,其中多集中于台北市,占比约61%。
不过,由于不动产交易金额庞大,加上各国国情、不动产法令与权利性质、缴税负担、贷款限制皆与我国有所不同,也形成投资海外房地产的一大风险。台北市法务局主任消保官何修蓝指出,常见的争议包括,海外开发商未如期交屋,俗称「烂尾楼」,又或是标的出现问题,与预期不同;另外,仲介代销服务争议则多集中在资讯提供的落差;或是其他的解约争议。
何修蓝也强调,投资海外不动产最大的困扰在于,一旦发生问题要进行法律诉讼就会相当麻烦,因为根据不动产交易诉讼,原则上是采交易属地原则,也就是以物件所在地「打官司」。
何修蓝提出4点建议,盼能降低海外投资不动产的风险,例如提高消费交易资讯透明度、强化小型海外代销仲介业者的管理、交易纳入履约保障制度以及建立跨国争议处理机制,以避免消费者发生争议,最后得亲自跨海到国外去打官司,「虽然出国打官司不一定会输,但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
▲吉隆坡建案销售中心。(图/记者叶佳华摄)中国土地改革协会名誉理事长王进祥认为,政府应调动相关部会有经验的人力组织专责机构,调查分析各国相关经济数据、各国不动产政策法制、财产税法制等,协助投资者进行比较、分析,「这是新南向政策办公室责无旁贷的地方」。
蓝海地产集团总裁刘威廷则指出,海外投资风险多来自于对市场的不了解以及资讯不透明,这是身为业者必须加以努力之处,另外,业者应该将台湾房市的优势与弱势分析清楚,而海外投资者则应慎选海外标的物、慎选代销业者,这些皆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21世纪不动产董事长王福涨也提醒投资者,进行投资海外房地产时不应有「贪」的心态出现,不该仅着眼于投报率、回收时间等,而是应该更为理性,站在个人财务配置的角度置产,进行中长期投资。
至于在官方处理机制方面,陈启明认为,台湾可参考各国的机制方式,像是目前美国联邦风险交易委员会,已建立跨境消费争议平台,供消费者线上进行申诉的处理机制,除此之外,针对各个国家的基础建设资料,应该有第三方的认证单位,类似CCIM的认证机制,对于未来在海外不动产消费安全,应有正面帮助。▼「2017海外不动产论坛」。(图/记者叶佳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