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总座22亿元呆帐交代不清 台湾最大银行螺丝松了?

▲台银14个月提列逾百亿元备抵呆帐,遭独董、立委质疑授信品质下降。(图/商业周刊)

文/王姿琳

台银备抵呆帐提列2018年较前年增加4.6倍

台湾最大的银行,最近状况很多!

近来大同集团财务危机连环爆,二度主办其联贷案的台银成最大苦主。据统计,台银对大同集团的债权超过80亿元,光是即将下市的华映绿能2间公司,就占约38%。

备抵呆帐数字前后不一被质疑为预算达标拉低获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月30日,台湾金控独立董事陈锦稷个人书上公开质疑:台银的备抵呆帐数字,竟从2017年的16亿元大幅度跳升至去年的73亿元,管理层不仅解释不清,甚至想透过董事会强行通过财报

所谓备抵呆帐,就是银行在面对放款时,评估可能拿不回来的款项,而提列对应的呆帐金额。对银行来说,备呆提得多,当年度获利会减少,但若呆帐真的发生,就能用该笔金额直接回冲。

以往,银行提列备呆采「最低限度」制,去年首度导入国际会计准则九号公报(IFRS9)后,须取金额「高」者计算,因此,各银行提列金额都比过去高,像土地银行,备呆就从近6亿元增加至34亿元。

这次让陈锦稷最反弹的,不是台银提出更高的备呆数字,而是台银总经理月琴呈报的数字前后不一,原称含华映授信余额22亿元在内,共提列73亿元。但调查后发现,该笔22亿元并未包含在内。甚至,1名台银前高层直言,台银内部为了「凑」出73亿元数字,还想找其他客户授信案件充数,「拿好客户来凑,很危险,做法也不对啦!经营团队弄了1礼拜也讲不清楚!」

台银虽非上市柜公司,但它属于政府百分之百持有的银行,按理来说,全民都是台银的股东。尽管它背负政策使命,与民营银行追求获利的表现无法相比,但若与公股比较,做为经营绩效指标的资产报酬率(ROA),台银近5年几乎持平,在八大公股敬陪末座

这次,台银一举将备抵呆帐覆盖率拉高至715%。备抵呆帐覆盖率的算法是,用备呆金额除以逾期放款余额,数字越高,代表承受呆帐的能力越强,今年前2月,全体国银的平均为553%。

陈锦稷会质疑台银财务数字操作并非没道理。曾任公股行库独董的政大金融系兼任教授朱浩民就指出,泛公股行库每年都有预算目标,一旦达标,就可领到绩效奖金。通常在盈余状况佳的时候,即便没有预期呆帐发生,也会额外提列备呆金额,避免隔年度预算被拉得太高,反而达标不易。

中华独立董事协会副理事长、实践大学财金系讲座教授沈中华强调,长远来看,提列呆帐,虽然是提升资产品质,对债权人(编按:指银行客户、买银行发行债券者)有所保障,但若从一般公司来看,就会减损当年度获利,财报也无法允当表达公司经营能力,「就是欺骗股东!你怎么知道股东同意(经理人)挪移呢?」

总稽核2年换5人被质疑人事更换太频繁

3年前,台银董事长吕桔诚执掌兵符后,台银经营阶层,仅去年8月因前任总经理魏江霖届龄退休,而由最资深的副总经理邱月琴内升为总经理,整体而言变动不大。唯独管理内控的总稽核人选,从2017年5月到2019年3月,短短2年内,连同金控、银行在内,总稽核就换了5个人次,更换速度之频繁,也让陈锦稷提出警示。

独董陈锦稷自2016年8月31日起就担任台湾金控的独董,他是总统蔡英文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的学弟,也是重要财经幕僚。过去2年,他对台银的财报都没有异议,今年却紧咬不放。

类似的案例,也发生在2016年8月中。时任富邦金独董的他,就在董事会上放炮,抨击负责旅馆业务的富邦旅馆管理顾问公司,明明是富邦蔡家的私人公司,兴建饭店的土地却从富邦人寿取得,「摆明吃豆腐,」陈锦稷说,强调若要拿人寿土地盖旅馆,也应照程序标租,不能损及股东利益。

当时,富邦对此事澄清是有误会,但台银对这次独董的质疑,只表示:「已虚心检讨改进。」面对商周询问提列方式与过去差异为何,是否逐案检讨等问题,都未回应。

2年前,永丰金内部有吹哨者出来揭弊,此次则是银行界首度由独董针对公司经营层发难。台银目前看来虽不是重大弊案,但独董用最高规格去检视,并无不妥,起码他的纠举,让大家看到,面对监督,台银管理层竟是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台湾最大的银行,螺丝真的松了!

※本文刊登于《商业周刊》1639期,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不签和解书,我就让公司破产!」揭开爱评网「最离奇」资遣流程背后,由盛转衰的关键少了店员成本,小七无人店业绩还比实体店差...4点看懂为何追求「无人」经营,竟成最大败因在英国工作7点前下班、半年调薪5-10%...为什么这位台湾工程师还是发誓一定要回台湾?为什么高铁女服务员都绑「高马尾」?形象管理专家分享:3个害你形象被扣分的发型地雷减肥一定要先减压!前台医师:从85到65公斤,我这样突破3个减肥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