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自选+自提 补足退休金缺口
从今年初政府公布年金改革草案、6月立法院三读通过公教人员版年金改革修正案来看,「多缴、少领、延退」的年金改革目标,已在具体落实中。
不过,年金改革上路,虽把退休基金财务从破产悬崖拉回,但政府面对少子化衍生的财务压力、个人面对退休金打折造成的实际需求缺口,该怎么办呢?
长年研究各国退休金制度,目前管理总资产达500亿美元的德明信基金管理公司亚太区(日本除外)首席执行长陈鹏,在出席10月12日「CFA台湾投资菁英高峰论坛」之前,接受《Smart智富》月刊专访时指出,全球各国都因人口老化、少子化而改革退休金制度,退休金打折已是无法避免的趋势。
他认为,想要退休生活不受年金改革影响,唯二的因应之道,一是民众靠自己,提早理财帮退休金加码;二是政府应想办法增加退休金投资报酬率,延后退休基金入不敷出与破产时间。
陈鹏指出,从退休3层式老年经济保障模式来看,台湾年金改革主要有2大范围,一是公教人员的第2层职业年金,也就是公教人员退休抚恤制度;二是劳工的第1层年金,属于社会年金的劳工保险(编按:以下简称劳保)。
对劳工来说,若要减轻退休金打折对退休生活的影响,陈鹏认为,最根本的方式是,增加第2层年金(即劳退)的给付金额,而增加的方式有2种:
方式1》参与劳退自提
目前个人的劳退金专户,雇主必须每月按劳工薪资提缴退休金,而提缴率不得低于6%;劳工则是自愿提缴,而提缴率不得高于每月薪资的6%。但从劳动部2017年5月公布资料发现,员工自提退休金比率很低,在635万有雇主提缴退休金的劳工中,只有约40万名劳工按月自提6%薪资,比率约6.2%。
其实劳工自提退休金的好处多,既可节税,还有2年定存利率的保证获利,且陈鹏认为,能增加未来退休年金,自提较有利。
方式2》开放自选投资组合
政府应开放劳退自选投资组合,让有不同退休需求、投资能力的人,依自己可承受的风险,选择适合的投资组合,以有机会增加自己的退休金。
至于自选投资组合,除了主流的股债、ETF等基金类型,陈鹏认为「目标到期基金」也是一个好选项。它的特点是在设定的退休等目标日期之前,依所处生命阶段的风险与报酬属性,自动调整资产配置比率。所以,在投资人年轻时,配置在股票等高报酬率工具的比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股票类的配置比率降低,债券及固定收益型等风险低的保守工具配置比率提高,对投资人来说,可兼顾长期的收益和风险,达到增加退休金的目的。
若要自己配置,年轻以股票型基金或ETF为主,愈近退休年龄,则以风险低的债券型基金为主。
只是,目前台湾仍未开放自选机制,而退休基金在政府操盘下,长期以来的表现并不理想。今年截至6月底,公务人员退抚基金报酬率为3.69%,劳动基金(编按:含劳保基金、新旧制劳退基金及就保基金等)报酬率为3.76%。
在报酬率不到4%的情况下,很难阻挡高龄、少子化带来的退休基金财务困境。想提高退休基金绩效,陈鹏认为,可有2种做法:
做法1》管理机构法人化:如美国加州公务人员退休基金(CalPERS)即设立管理委员会,以行政法人的方式,负责监管基金投资与风险控管,既能找到专业人士管理,也杜绝外在政治力介入基金操作,让基金保持管理、投资独立性。
做法2》将另类投资纳入组合:近年来,台湾也有不少学者建议退休基金可投入另类投资,如高速公路等基础建设,或私募基金及避险基金等。
不过,陈鹏也强调,另类投资的专业性很高,又非公开市场,资讯较不透明,因此必须搭配管理机构法人化及管理制度才可行。最后他语重心长的说,年金改革是世界各国都待解决的重大难题,非台湾独有,当政府无力完全负担民众退休金来源时,民众一定要有靠自己的决心与能力,才不怕将来会成为下流老人!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Smart财经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