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补过头!民间流传「姜黄粉」能防疫…医:吃多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男子长期食用姜黄粉,开始出现牙龈和痣疮出血等症状。(示意图/Pixabay)

记者简仲豪/综合报导

天气多变易寒,新冠肺炎来袭,许多心脏患者难免觉得自己气血不足,除了规律的心血管用药之外,往往希望吃些保健食品或是民间配方,来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血液循环。但是要小心哦,部分食物会与药物有交互作用,进而导致药物浓度异常而干扰其药效

嘉义长庚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林明贤指出,有位58岁男性病人多年前因为心内膜炎而接受机械式主动脉瓣膜置换,长期于心脏科门诊接受抗凝血剂治疗,他不烟不酒,药物控制良好。但是农历年后,病人自觉容易痔疮出血,走路也开始会喘,回诊追踪抽血,竟然发现评估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指数超过7 (治疗控制值维持2~3),血红素指数下降到8.2 gm/dl (男性标准值>13gm/dl) 。

病患原本否认最近有使用中药或是喝酒习惯,在持续追问之下,才发觉他近日因为自觉手脚冰冷,亲友推荐可以试试姜黄粉,虽然病患已经避开药物与姜黄粉使用时间,每日也是一小匙而已,一个月后虽然明显地改善手脚冷麻症状,但是开始发现刷牙时,易牙龈出血,也许火气大,上厕所也易痔疮出血;第二个月后,王先生开始显得呼吸费力,因为没有下肢水肿小便减少问题,所以延至预定回诊时间,才跟医师讨论此次病情变化。

林明贤医师表示,心脏科药物十分多样,且需要长期服用以利稳定病情,传统抗凝血药物「华法林」(Warfarin)是其中重要药物之一,目的作为预防与治疗血栓,但其药物容易受到许多含维生素K的食物 (莴苣或是花椰菜)、香菇、中药 (当归)、酒精性饮料影响效果

▲花椰菜含维生素K,会影响传统抗凝血药物「华法林」的效果。(图/ETtoday资料库

虽然近几年台湾已经陆续引进四种新型口服抗凝血剂,不因为饮食习惯影响其稳定的药物浓度,但是还是有部分病患只能使用传统Warfarin作为临床预防血栓之用,其中包括换机械式瓣膜患者或是心房颤动合并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与二尖瓣风湿性瓣膜狭窄患者。

近几年台湾风行吃姜黄粉,宣称可能疗效包罗万象,包括抗氧化发炎抗癌、促进血液循环、减重降血脂等等,所以市面上常常做成健康食品与药锭,以利方便服用。另外冬天的咖哩锅也是含有姜黄粉成分,大量频繁使用此类料理,也可能增强其药物效果,增加INR而导致出血风险

林明贤医师建议病人可以在门诊时,先跟医师讨论哪些健康食品可以安全使用,不隐匿附加药物使用,规则生活饮食习惯,如此一来可以让心血管状况稳定,也可以避免突发的出血风险,包括严重的脑出血中风。所有的健康食品都要在安全规范与适量使用下,才能弊少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