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在地美食!基隆人的气力就在孝三路

在游客眼中,基隆就是庙口。而对老基隆人来说,孝三这条路,才是美食的江湖。

车开到基隆,总像走进一片雨幕,谁是外客一目了然,那没来得及开伞穿雨衣的就是。海风袭来湿湿冷冷的天气,忍不住就想寻碗热汤喝,在孝三路,你永远能及时找到最烫口的温暖。

孝三路邻近港边与火车站,交错着委托行报关行,而哪里有船靠岸,哪里就有娱乐,过去的「茶店仔」也集中在这儿,基隆昔日灯红酒绿的繁盛码头风华,全刻划在这条路周边迂回的巷弄食肆。不同于台南的小吃是吃「巧」,基隆出外人求的不是细致,而是精、气、神十足,质朴、稳饱、下酒。

我们跟随着有《基隆的气味》的作家郑顺聪从早吃到晚,随便一间店,都是30年起跳,许多连招牌都懒得挂,在蒸腾的热气中发现了算你运气好。端上的面没什么料,豆芽油葱白的很,肉馅总是有点咸,汤却又清淡无华,只有姜丝的呛把胃里的暖火给提起来。但不管你爱不爱,在地人自动拉板凳报到,这就是最正宗的雨都滋味

如果起得早,建议你到「老戴豆浆大王」吃套烧饼油条饭团,再配个甜浆加蛋。非得排队不可,但光是看着店头蒸饭木桶里冒着的白烟就让人欣喜。这里的烧饼现烤、油条现炸,吃起香酥软心。饭团里包的是每天用大锅炒的榨菜豆干,越嚼越香,放凉后米饭更Q。

若你喜欢扎实的山东馒头,可以去巷里那家「李家锅贴馒头」,别误会,这里没卖锅贴,卖的是「贴锅」的馒头。这是快失传的山东传统作法,在大灶铁锅里烧水,在锅缘贴上老面面团后,盖锅让水气半蒸半烤,25分后即可出炉。烙出焦皮的馒头特别香脆,细嚼涌出天然发酵的清甜麦香老板说,抹上豆腐乳咖啡早餐超棒

但谈到基隆人最爱的早餐,郑顺聪与「金豆咖啡」老板王鸿麟都直指一间面摊:「三角窗面担」。一碗干面、一碗馄饨汤,就是基隆人的早餐标配,三角窗面担就这样低调又安妥的屹立62年。一口炉只卖面与汤,连小菜都没有,最复杂就是加颗蛋包。郑顺聪说基隆的面很白、汤头很清,重点是那各家不同的油葱和甜辣酱,一拌开,香味就被解锁,辛中带甘的后韵配上手工面的劲道,就像掺了罂粟逼人完食。这里的客人没停过,大家不分亲疏,拉了板凳坐一桌,不约而同加辣酱、一口面再一口汤,呼噜噜吃完抹嘴走人,简直就像是一种宗教式的膜拜仪式。

若是早餐的淀粉攻击还没把你击倒,中午可以去排「天天鲜排骨饭」。这里的菜色是集合油、甜、香于一身的古早味。虽然卖的是排骨,但许多人心醉的是那搁在排骨、鸡腿虾仁上头颤巍巍的半熟蛋,筷尖一挟,暖黄色的蛋液流淌,变身酱汁,拌饭或蘸排骨都是一绝。又或是可以到「阿本烧卖」尝尝台式大烧卖和排骨酥汤。用刈薯、鲨鱼浆、猪肉、油葱、胡椒拌成内馅的烧卖,多汁脆甜。自制甜辣酱是秘密武器,由清酱油、番茄酱甜面酱等熬煮而成,拿来蘸烧卖或拌入干面里都合拍。

来到基隆,一定不能忘记一道下酒菜。孝三路巷口这间「猪肝肠海鲜店」,老板娘已经在店头切了50多年的猪肝肠与红烧肉,沿袭自广东老师傅做「肝肠」的手艺,将猪后腿肉加上更软嫩的猪肝做成的馅料,烤出浓郁咸香的滋味,配上老板娘加入中药包熬制的生猛鲜辣椒,辣舌完如茶韵般回甘。

离开基隆之前,记得寻着阿伯们的脚步来中山陆桥对面的50年名店「三姊妹热炒」,以热闹滚滚的「台式Tapas」画下一个完美的Ending。炸物选择多,鱼货新鲜,小菜也精致,如鸡卷、牛蒡天妇罗、蚵仔酥、红烧鳗、冷韭菜、软丝五味等,都是必点招牌,价格又便宜,点满一桌也不伤荷包。这里也配备台式调酒三光」(保力达B、米酒、维大力)、「黑白马」(保力达B、米酒),下午2点,阿伯们已经喝得脸红红,坐在户外骑楼满桌小菜,大家酒足饭饱的吹凉风闲聊,刹那间,我好像不在基隆,而是在西班牙街头的小酒馆

更多镜周刊报导走进小巷才遇得到 发现基隆6间隐藏版咖啡馆【疯祭典】全世界最难访问的人:我的阿公受伤海龟奔回大海 基隆今年第一次海龟野放记录【摄影笔记】我在基隆夜色中 看见无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