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必懂!东港「邪恶小三宝」 超大碗饭汤鲜甜、配料爆多
文、图/小虎食梦网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相信是五、六年级以前读地理都念过的。东港三宝,黑鲔鱼、油鱼子、樱花虾相信大家也能倒背如流,但东港小三宝呢?老实说我去过东港三四次,虽然多半是去小琉球时经过而已,但还真压根没听过什么是东港小三宝。即然知道了,那肯定要好好介绍一下啰!
东港大桥大概是东港最著名的指标性建筑,也是公认东港最适合看夕阳的地方,今天要介绍的东港小三宝前两样便在离东港大桥边上堤坊不远的地方。不过对于东港小三宝是那三样,我在网路上查了一下有少许的不同:一个版本是「肉粿、饭汤、双糕润」;另一个则是「肉粿、双糕润、旗鱼黑轮」。这篇咱们就以当地人告诉我的前者为主。
在东港卖肉粿的店据说有十数家之多,这家则是东港再地人推荐的,而我们选择它的原因是,这里可以一次吃到东港小三宝其中的两宝:「肉粿和饭汤」。
这家招牌上只写着肉粿和饭汤就开在东港提坊旁,就友人的说法虽然没店名,但可是开了二、三十年的老店。有一点像铁皮屋加盖的店,在东港的酷热下显得更加闷热,但幸好店家有大电风扇吹着。
这店卖的很单纯,就肉粿、饭汤两样,但但但两样的份量都好大,最少我一个人无法各点一份。
肉粿的粿很像儿时记忆的油粿,纯白的模样又有几份像菜头粿,倒是把香肠堆在上面甚是有趣。
友人说东港人都是一碗饭汤、一碗肉粿,刚好一套,但当端上来时,我心中默默想的是:「东港人的食量都这么大吗?」,这要是在台北应该两种的份量都得减少一半。
一般来说到东港吃肉粿不外乎林记和叶家,但就我查询的结果粿本身差不多,就连配料也相去不远,香肠、樱花虾是固定的,肉则依店家有少许不同,有的是放腊肉(某个东港在地人说这才是正统的,比方说叶家),有的是三层肉,而这一家放的则是肉片,据说有一些店放的是肉燥。
主角「粿」因为是米做的,咬起来略带微Q,粿中有不像油粿加了油葱,本身其实没太多滋味,得靠其他调味料加乘,尤其是蒜汁甚得我心。配料方面香肠、樱花虾老实说有一点冲突,但当然你要说有层次也不是不行,最后的肉片吃起来有一点干,整体来说算是非常丰盛,微稠的口感很像加了汤的碗粿,据说这是因为粿以前是务农人吃的,弄的汤汤水水比较容易入口,速速吃完,也速速下田工作。
相对来说我可能爱这一碗饭汤多一点,但就东港东隆宫的主委的说法,饭汤流行于早期的东港迎王平安祭典,是在迎王时间家家户户用来招待客人和迎神人员的料理之一,弄的汤汤水水也是方便这些迎神人员能快速吃完。但以前的汤头比较厚工,会用以樱花虾为主的食材爆香,再以鲔鱼骨头炼汤,再依序放入其他食材,使用前再把白饭加入。但现在的高汤较为纯然鲔鱼骨高,再把一堆食材通通丢进饭汤中。
这饭汤的汤我喝起来比想像中清爽许多,隐约的鱼骨鲜和油葱的甜,还有一点点冬菜的香气,另外就是感觉炸过的樱花虾油香,当中还有很多肉片、鲔鱼肉、鲜虾、鱼板、笋子、不夸张才吃半碗,我就己经饱到不行。不管是米粿或是饭汤,一开始都跟很多农家菜一样,家里什么食材多就丢锅里丢,慢慢才演变成如今较为固定的配料。
至于最后一样小三宝,则是我听也没听过的「双糕润」,有趣的是带我们来的友人,其实她店里就有卖「双糕润」。不管如何她带我们来到的是东港的第二市场里的三十多年的老店「庆鸿双糕润」。
有关这双糕润有一个美美的故事,相传是很早很早前东港当地一对兄长为了让妹妹风光出嫁,以糯米为材料和配黑糖蒸煮出软Q可口的黑糖糕,各自对应一位大哥对妹妹的祝福,也因此称为「双哥轮」,后来渐渐演变成东港一带嫁女儿必备的糕点之一。
当然经过时代的演变,双糕润的口味越来越多少种,甚至出现时下年轻人喜爱的抹茶、南瓜、芋头、桂圆等口味,每种口味一律都是10元,买十条送一条。
原先我以为这种有历史的糕点应该都很甜才对,没想到这双糕润的甜度非常适宜,甚至对我来说有一点不够甜,特别是上面那一层黑糖香非常迷人,嫩Q滑口却不沾牙的口感,让我爱不释口,好吃的乱七八糟!
建议可以先试试原味的黑糖,如果喜欢可以买一盒,自吃送礼两相宜。下次到东港,别只记得尝黑鲔鱼、油鱼子、樱花虾,也关心关心咱们的小三宝,肉粿、饭汤、双糕润吧!
肉粿.饭汤
地址:屏东县东港镇博爱街336号电话:08-8322917营业时间:07:00~14:00
如果「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食物」也未免太无趣了~~《小虎食梦网》部落格、粉丝团
【你可能也想看】
►野溪秘境野餐!花莲超浪漫「银河星空餐桌」 烤鸡肉嫩爆多汁►肉脆Q、汤甜清爽!新北香菇肉羹老店 「粉红酱干面」超邪恶►酥脆爆多汁!新竹东门市场隐藏版臭豆腐 还吃得到炸虾、咸猪肉
►更多吃喝玩乐大小事,快追随旅游云官方Instagram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