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子怀念的滋味!大稻埕慈圣宫古早味排骨汤、卤肉饭

文、图/海马老爸

异乡品尝台湾家乡味总是这样:明明卤肉饭的肉燥肥瘦适中,香气袭人;刈包的酸菜既甜又香,香菜佐调入砂糖花生粉和软嫩的五花肉入口,那满足绝对不是一客数千元的高档牛排可比拟。

但某种缺失的惆怅仍隐隐作祟。像拼凑了999片拼图,少了最后的一片,始终成不了完整的图像。与食物美味与否无关,是环境,是用餐氛围,成就美食的最后一哩路。

那天我在台北大稻埕路边摊的用餐经验,解释了这样的心情。

甘州街52巷沿着慈圣宫砖墙前行,路尾的帆布棚下数位中年大哥围着圆桌闲聊,几瓶台湾啤酒横倒,桌上小火锅还冒着烟,显然正酒酣耳热。转入保安街49巷,祀奉妈祖的慈圣宫前小吃摊一家家紧挨,在庙前广场边一字排开。猪血汤、蚵仔煎、猪脚面线鲨鱼烟、炒羊肉等地道台式小吃接踵。周二午后人潮不多,稀稀落落的招客吆喝声中,欧巴桑们蹲在摊位切菜洗碗

打算以卤肉饭裹腹,小巷来回走了两趟,选定大稻埕排骨汤这摊。走入庙前广场,在摊位后找个空桌,从一旁堆叠的塑胶椅塔取下两张。要点餐,不必走到摊位正面,在面对广场的摊位后方点餐付款即可。

广场以庙为中心,两座石狮间隔出中路;若是骑车前来,别担心停车问题,往庙前中路一搁便是。两旁榕树既高且大,林荫遮蔽,食客们三三两两围着小桌用餐。广场上用餐的绝大部分是上年纪的当地居民,参杂了几位身揹相机的年轻游客,以及远处树下三位金发碧眼的洋人,许是来体会庶民小吃的内行人

摊位的大姊端餐点。卤肉饭的肉汁不多,咸甜适中,与粒粒分明的米饭搭配合度。排骨汤映着天色,白萝卜块虽然稍微过于软烂,好处是排骨也同样软嫩,沾着生辣椒酱油入口,好味到只想再点个三碗,一口气吃个过瘾

手持瓷碗,将排骨汤一饮而尽。熟悉的乡音响在近处远处,微风徐来,榕树树梢随风摆动,麻雀叶间窜出。若是梵谷来访,当场挥笔作画一幅《榕树下的庙埕》,肯定不输于他千古名作星空下的咖啡馆》。

这就是在异乡不可得的美食氛围,只能亲临体会,刻印在脑中,留待日后细细回想。

大稻埕排骨汤

地址:面对慈圣宫右手边算起第二摊

海马老爸风象星座双子男,45岁之前为跨国企业行销公关高阶主管;45岁之后移居加拿大。伴着一双青少年儿子,在异国樱夏阳秋枫雨雪里扮演父亲的角色,同时记录温哥华的所见所闻。

部落格:温市笑应my.van.life、粉丝专页:海马老爸的温哥华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