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钦/【模拟陪审】面对不排除如何判 莫忘无罪推定初心

台湾陪审制模拟法庭案例选择已平反的陈龙绮案。该案重点在于,当初DNA鉴定报告以不排除与陈龙绮同一为结论,使其被判有罪确定。(图/台湾陪审团协会提供)

7月6日及7日,台湾陪审团协会与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合作,于文山区大礼堂举办模拟陪审。(模拟审判过程请见台湾陪审团协会脸书粉丝页)而此次模拟的案例,乃是由冤狱平反协会所救援成功的陈龙绮案。此案一个重心即是当初DNA的鉴定报告,以不排除与陈龙绮同一为结论,使其从关系人转变成被告,并因此被判有罪确定。只是如此的不排除用语,时常出现于司法鉴定报告,到底面对此等结论,法官的判断,真的合法吗?

在陈龙绮案里,涉及的是乘机性交罪,利用被害人处于身心障碍的状态而为性交,由于涉案者不仅一人,故于被害人内裤所采集的精液就属混合型。在2010年,能比对的基因组为17对,且在有数人混合下,刑事警察局的鉴定报告就以不排除为结论。但如此的结果,必然让人感到疑惑。

更糟的是,目前于机关鉴定的场合,《刑事诉讼法》并不要求出庭接受交互诘问,这等同是由法官自行去解读鉴定报告。若有不懂之处,也是以函询方式,有可能越问越不懂,当事人也无从质疑鉴定报告的科学性,因此流于书面审理主义

如果审判最后,检察官无法提出强有力证据,也无法清楚判断被告DNA的同一性,就算不排除,基于罪疑惟轻,理应判决无罪才是。只是在此案中,却是一路有罪到确定,只能说,所谓无罪推定、证据裁判等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真的只限于法律系的讲堂中。

而长久以来,台湾官方反对陪审制的理由,即是平民不具法律专业,无法胜任审判工作。只是犯罪事实的判断,需要的是经验法则而非法律,故同样的事实与证据,由在陪审团协会的模拟审判里,这些来自各阶层的素人,即便仅是模拟,却仍是将之当成是神圣的任务。再加以于陪审制度下,由于各种证据都必须在审判中揭露,故关于DNA鉴定不能只是出具书面,而必须出庭接受交互诘问接受检验。如此的审判过程,才真正符合公开审判目的。

陪审员评议时,对于不排除的结论非常理性并一致的认为,此鉴定报告不具有可信性,且直指检察官的举证程度,尚未达于超越一般人合理怀疑的有罪程度,而一致认定无罪。如此的过程与结果,还能说素人法官因没有法律专业而不能胜任审判吗?或许,正因为这些素人未曾参与审判,且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更会坚持无罪推定与证据裁判原则。

在陈龙绮案件声请再审时,法官就传唤鉴定者出庭,并直接讯问所谓不排除之意思,更进一步询问是否比对基因数可以再提高。在刑事警察局重新为23对的比对后,就正式排除陈龙绮的DNA。显见,除了科学鉴定的技术提升外,司法者只要如素人法官般,能回到刑事司法原则的初心,必能有效防止冤罪的产生。

▼2009年,一桩性侵案中的DNA报告一句「不排除混有他的DNA」,让陈龙绮被判四年刑期,后由平冤协会协助成功平反。(图/记者屠惠刚摄)

好文推荐

吴景钦/【准司法官遭退训】司法官的品德考得出来吗?

吴景钦/以贪污罪重办特勤走私

吴景钦/日本大崎案再审驳回看死因鉴定报告的不确定性

●吴景钦,真理大学法律系所副教授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法税改革联盟发起人及超征还财于民公投提案领衔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