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2800cc喝水保养法」...不是每个人都适合!4方法正确补水不伤身
文/吴孟瑶 图/IG@jolin_cai
快40岁的女星蔡依林,是怎么保持她的肤况和体态呢?日前有节目问到这个问题,蔡依林秒回:「我一天喝2,800cc的水,如果有熬夜的话要喝更多。」也说到自己早上一起床就会先喝250cc水来促进身体循环、预防便秘。但这样的喝水方法真的好吗?是否适合所有人呢?
不久前也有新闻指出,长期有胃食道逆流问题的病人,怎么调整饮食都无法改善,后来医生告诉他,他的胃病可能与长时间一起床就空腹喝水有关,让患者大吃一惊,原来一直以为的健康习惯,竟是造成胃不舒服的原因。
中医师庄雅惠曾经指出,「如果胃里没有食物就喝水,就好像水灾泛滥一般,会把胃搞得乱七八糟,再加上分泌大量胃酸,更是百害无一益。」所以,起床真的不是喝水的好时机吗?
《上医养生法》一书作者、中医师李宇铭表示,中医上脾胃的理论,胃是用作「腐熟水谷」,意思是水也需要被「消化」才能吸收,如果喝进去的水没有被胃火「煮熟」,而是化成「水气」,就没有转化为身体内可用的水和津液,对胃火虚弱的人来说,喝错、喝太多水都容易造成身体湿气重,形成「水湿痰饮」。
所以李宇铭建议,针对胃火虚弱的人(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等),其实比较建议口渴时再喝水就好,不用一直刻意补充水分,像晨起喝杯水帮助通便这种习惯,反而容易造成身体寒湿,形成胃病。
(李宇铭说,像晨起空腹喝水这种习惯,对胃火虚弱的人来说,反而容易造成身体寒湿,形成胃病。图片来源:pixabay)
明医中医联合诊所中医师叶启民也说,虽然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确没有特别禁止晨起喝水、会伤脾胃的理论,但「凡水皆有水寒之性」,一次大量喝水对脾胃功能的消耗确实较大,建议可改以少量多餐的喝水模式,比较不容易造成身体负担。
李宇铭建议,可采用吃饭、喝水「干湿分离」的方法,也就是吃饭、喝水前后至少间隔2小时,例如喝了水后隔2小时才吃饭,或吃饭后隔2小时才喝水。叶启民说,吃饭时喝太多水会稀释胃酸,反而容易造成脾胃消化时更大的负担,而这种方法就能帮助避免水分稀释胃液、不利消化的情况。
不过这边的「水」,也包括喝汤、各种饮料及水分较多的水果等。
就像蔡依林一样,也有不少人认为每天喝8杯水(2,000cc)甚至更多能有益健康。但近几年,国外有些报导提出不同意见,有专家指出,每天不一定必须喝足8杯水,喝太多水反而可能会为身体带来麻烦。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誉教授江文章就表示,喝水和摄取热量一样,「需要多少,补充多少,」他更直指,目前根本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说,多喝水就能多排毒,而且水喝太多(如1天喝超过10公升),或短时间过量饮水(如1~2小时内大量饮用3~5公升的水),反而可能造成电解质不平衡(因钠、钾离子大量流失)、水中毒、水溶性维生素(如B群及C)流失等问题。
(水喝太多或短时间过量饮水,反而可能造成电解质不平衡、水中毒等问题。图片来源:康健杂志)
所以还是建议,喝水量是因人而异,且要视环境温湿度、运动量、健康情况、排汗与排尿量、食物摄取量等而定,没有标准值,营养师一般建议是「体重每公斤×30cc=1天的摄水量」。但如果天气热、出汗量大,就建议可再多补充约500cc的水,或适时补充点运动饮料或盐水。
这当中,也包含食物内的水分,例如大部分的蔬果90%以上是水,而蛋、鱼也有约75%水分,粗略估计,一顿饭可由食物或汤里摄取到300~400cc的水,若以60公斤体重计算,其实3餐以外,只要再喝1500~1800cc水就算达标。
1.少量多次补水,每次饮水量不超过200cc,且1小时内饮水量也不要超过1000cc。
3.如果不是肠胃较弱的人,饭前半小时可以先喝100cc的水,让食物中溶于水的营养素方便吸收;饭后2小时可再喝300cc的水,促进饱足激素的分泌,增强肠道消化机能。
4.运动前喝水,可以增进血液循环,供应肌肉与细胞充足的氧气与养分,让运动表现更好,不易疲累。建议运动前2小时喝500c.,让身体将多余的水份先排出体外;运动前30分钟再喝300cc;运动时则是每154分钟补充150cc。
延伸阅读:
名医每天起床一定吃「2样东西」+300cc开水 多年来肠胃好、记忆佳
喝水也能养生! 8个方法快学起来
喝错反伤身 3种状况你该停止喝水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