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却愈减愈肥?医揭5大减重迷思 168断食也在列

减肥却愈减愈肥?医揭5大减重迷思,168断食也在列。(示意图/Shutterstock)

嗜吃美食的小高(化名)年仅40岁就罹患糖尿病主因是肥胖及不爱运动。他身高175公分体重达95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为31,属中度肥胖。他虽曾断食减肥,但每次都撑不久,愈减愈肥,最后考虑改做减重手术。 但小高查资料发现,减重手术的适应症条件之一为BMI大于35。他为了「达标」,把自己吃胖到110公斤后才去挂号。但他的行为,可把医师给惊呆了。

●近半数的台湾成人有减重需求

事实上,像小高一样渴望减重并回到健康体位台湾成人不少。依据卫福部国健署2016~2019年所做的全国营养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台湾18岁以上成人的过重或肥胖盛行率为47.9%,其中约22.5%的人即是肥胖,且以男性居多。

换句话说,近半数的国人有减重需求,使得减肥几乎成了全民运动爱美人士更是奉减肥为一生志业

但减重不只是追求好看的体态,也是为了挽救健康。台湾肥胖医学会理事长杨宜青表示,根据国外研究指出,相较于体位健康者,肥胖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7倍。

国健署代理署长贾淑丽补充,国人十大死因中也有八项与肥胖相关,除了糖尿病以外,还包括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压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病变、肾炎、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减重失败5大迷思,让人总是无法达成目标。(示意图/Shutterstock)

●减肥屡战屡败 可能卡在这些迷思

既然如此,为何很多民众都像小高一样,减肥屡战屡败,总是看不到成效?根据国健署和台湾肥胖医学会于3月4日世界肥胖日前夕共同办理的记者会内容,可归纳整理出国人的减重五大迷思。打破迷思,才有机会瘦回健康体态。

迷思一:设定错误的减重计划

太多人设定不可能的目标,例如想一次减掉20公斤,因此就开始过度节食,或做大量的激烈运动。杨宜青指出,减肥方法太激烈,尽管体重可能因热量消耗而迅速减去,却因无法维持长久同样的方式,也会造成体重急速反弹,无法真正瘦身,俗称溜溜球效应。

台湾肥胖医学会秘书长张皓翔表示,务实的减重计划需设定期限,以3~6个月为期进行,因为减重时间拉得太长容易疲乏,坏了计划。此外,每次进行应以减掉原本体重的5~10%为目标,再透过饮食控制及规律运动逐步达标。

「理论上,务实的减重计划可月瘦1到2公斤。」但倘若减重成果不彰,也不建议直接吃药治疗。张皓翔说,医疗团队会找出是计划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说不定只是患者的饮食控制没做好,「揪出被忽略的环节就有机会改善。」

迷思二:太依赖短期见效的减重方法

几年前流行生酮饮食,与日本减肥法达人桐山秀树所提倡的断糖食相似,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并以蛋白质及脂肪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最近则风行168间歇性断食,每天只在8小时内进食,剩下的16小时必须持续空腹,只能喝水、无糖茶、或黑咖啡。

无论是生酮饮食或168间歇性断食,网路流传的「特殊减肥法」都称可短期见效,也永远比正统减肥法受欢迎。但杨宜青不讳言,特殊减肥法不易持之以恒,「美食当前,你嘴巴真的能一直紧紧闭着吗?」反而容易使减重破功。

贾淑丽强调,能维持长久体重控制的正确方法,仍是老生常谈的「健康吃、快乐动」。也就是每天吃足量蔬果,维持健康均衡饮食,并且每周规律运动3次以上。她说,想要更有动力地保持规律运动习惯,「尝试揪团运动吧!」

迷思三:迷信来路不明或夸大效果偏方

相同地,部分民众宁可相信电视或网路广告宣称的减肥圣品,也不愿意少吃多动。杨宜青说,诊间看过太多类似的个案,吃到的可能是排出水份利尿剂,但副作用包括脱水或虚弱,并非成功且健康的减重,还可能因所谓的「圣品」害了健康。

迷思四:以为抽脂或减重手术是最佳利器

BMI值大于27的肥胖者,部分的人会倾向花钱抽脂或接受减重手术,包含知名艺人白云、刘晓忆沈嵘陈今佩等人,也不吝于在媒体镜头前讨论减重手术带来的效果。透过媒体的宣传放送与推波助澜,易使民众把手术当减重捷径

杨宜青特别提醒,艺人在媒体镜头前多半不会提到术后风险。他以外科减重治疗为例,目前的主流是缩胃手术及胃绕道手术,都是透过限制食量及营养吸收来达到减重效果,但副作用包含维他命不足,进一步造成掉发或皮肤干燥等。

况且,并非每人都可开刀。杨宜青说,患者必须符合BMI值高于35,且因肥胖造成各种共病而健康亮红灯的人,术前需要接受充分的评估才可进行。若接受手术,务必要长期配合补充营养品,以降低副作用影响。

迷思五:认为管理体重是自己的责任

2019年有一项跨越五大洲的国际大型调查,搜集了14,502名肥胖者及2,785名医师对减重的就医认知。研究结果显示,近7成的肥胖患者渴望医师和他们讨论体重,但医师却认为病患对体重控制没兴趣,医病之间的认知有极大落差。

张皓翔指出,台湾也有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结果相似。研究发现87%的民众打算减重,却仅有22%的人与医护讨论过体重控制。那些有减重意愿却不主动求助者,33%是认为体重管理是自己的责任,28%是考虑经济能力不足。

杨宜青说,把减重当作自己的事,很可能是担心自己被歧视或被标签化。但文献证实,有专业的医疗介入,更能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及根本原因,找到最适合患者本身的减重计划,比自己盲目地减重更有效果。

世界肥胖联盟特别把英文的肥胖(Obesity)拼法反转成Ytisebo,新的造词是为让民众了解肥胖是一种病,减重不能单靠意志力。杨宜青借此呼吁大众,应消弭对肥胖者的歧视、避免标签化,友善正向的氛围才能促使肥胖者愿意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