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50专栏:5招聪明挑对鞋 美足不痛苦
图二、小腿后侧肌伸展运动:双脚前后打开一大步,前脚膝盖弯曲,后脚膝盖保持伸直且脚底平贴地面。一天做3回,每回10下,每下停10秒。此图片出自《物理治疗师教你自助摆平酸痛-大块文化出版》
台大医院物理治疗中心物理治疗师陈甫铨(左)接受健康50节目主持人尉迟佩玉(右)专访。(易继中摄)
台大医院物理治疗中心物理治疗师陈甫铨建议:鞋子大小为脚长加1公分,鞋子楦宽为足宽加1公分,让脚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易继中摄)
台大医院物理治疗中心物理治疗师陈甫铨示范小腿后侧肌伸展运动,舒缓小腿后侧肌肉紧绷症状。(易继中摄)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多数女性会选择搭配一双好看的鞋来展现自己美丽自信的一面。但时下流行的帆布鞋、娃娃鞋或高跟鞋,都潜藏着发生足部疼痛的危机。对现代女性来说,了解自己的足型并选择合适的鞋子显得相当重要。
足部由26块骨头所组成,主要功能是承载体重,为人类直立姿势下的移动媒介。若足部功能损伤,可能导致活动功能受限,甚至会影响膝、髋、腰等关节。
如何预防足踝关节疾病的发生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帮自己选择一双好鞋!建议读者依循以下方法挑选:(如图一)
1. 鞋子大小为脚长加1公分:试穿鞋子时将脚趾头顶到鞋头的最前方,此时后脚跟与鞋子间应刚好有一根食指的间隙约1公分,不可太松或太紧。
2. 鞋子楦宽为足宽加1公分:鞋子的楦宽必须比足宽多1公分以避免压迫皮肤或关节。若您为了选择楦宽较大的鞋,而穿着尺寸过大的鞋子反而有害。请务必请店员协助拿一双长度适合且又有宽楦设计的鞋子。
3. 鞋头部需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试穿鞋子时,可将脚趾上下活动,或是蹲下来并提起后脚跟,感觉足背及脚趾上方之压迫感是否过大。
4. 鞋子护跟要够硬,且后侧中线与地面垂直:护跟指的是鞋子后方包覆脚跟的部分,主要功能做为稳定脚踝并抵抗不当外力。护跟的硬度至少要像一颗硬式网球。另外后侧中线如果不正,也会让脚踝产生内翻或外翻的错误姿势。
5. 鞋子平放时不会左右摇晃,内折线要柔软并位于鞋楦最宽处,且与蹠跟距符合:稳定的鞋子可预防脚踝扭伤的发生,内折线柔软且位置正确则可帮助足部向前推进时省力。
万一发生足踝疼痛时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就是寻找专业医疗的协助。脚踝扭伤、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足跟痛等,这些疾病都须进行常规的医学检查与医师诊断。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因素,多数与后天环境相关:如长时间久站、鞋子选择不当等。
在确定足部诊断后,若毋须手术治疗,则医师会将您转介给物理治疗师进行保守治疗,物理治疗师将会评估您的下肢生物力学,设计合适您的运动治疗,或进一步制作客制化鞋垫。
由于大部分的女鞋多有将鞋跟提高的设计,如果穿着时间太长,很容易造成小腿后侧肌肉紧绷,此时可以做小腿后侧肌伸展运动以舒缓症状(如图二),读者们马上来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