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怪波竟是二乙基黄 食药署「帅柯南」揪毒豆干案外案

食药署研检组掺伪及不法药物技正铭志博士。(图/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专访

近年来劣油毒豆干等食安事件层出不穷,民众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到底吃下哪些「毒」?但许多不肖业者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使用不明的非法添加物,增加检验难度。每当检验卡关时,问题产品就会被送往食药署4楼的秘密基地做最终剖析,他们被署内同仁暱称为「柯南小组」,现年40岁的方铭志博士就是其中一员,到职7年来,他与团队破解多件食药大案,还创下国际间食品中检出工业用乙基黄首例。

2014年香港发现台湾输入的「德昌食品」黑胡椒豆干含致癌冥纸染剂二甲基黄」,食药署追查发现,问题源头是出在「芊鑫实业社」所生产的乳化剂卢姓父子利用理化专业知识,将乳化剂加入工业用的二甲基黄、二乙基黄与S25界面活性剂,增加豆浆消泡效果,让炸出来的油皮更Q软,2017年遭最高法院各判刑3年与4年徒刑,同时没收406万元不法做所得定谳。

方铭志表示,当时发现问题出在乳化剂后,卫生局同仁就把一包包的乳化剂运到食药署,当时就发现有些乳化剂颜色较黄,但在进行液相层析质谱仪中分析后,却有部分乳化剂未验出二甲基黄,让他决定进一步追下去。

▲就是这张液相层析质谱仪图谱,让食药署发现毒豆干案外案。(图/食药署提供)

方铭志拿出当时检验的「图谱」说明,3个乳化剂分析结果各不相同,红框处突起波峰为二甲基黄所在,A组未见任何异常,但B组却在红框旁另出现高峰;C组未见二甲基黄,只在红框外出现未知黄色吸收波峰。

为了搞清楚多出来的波峰为何?方铭志将色素纯化精制后,利用液相层析仪解析度串联质谱仪进行分析,得出质谱图,再进一步测量化合物分子量,依照分子量与同位素峰去猜测化学式组成,从仪器给出的6种可能性逐一删去,终于获得碳数结构

在得到初步结果后,他便将分子打碎,如拼拼图般推测可能结构,「我先找出77.0392是苯环,120.0811是苯环加了C2H4NH,一路破解后,发现未知色素与二甲基黄结构相似,终于确认是二乙基黄化合物结构。」方铭志笑道,「光是画这个图,就花了我一个礼拜。」

分子结构图确认后,检验就接近尾声了,最后步骤是将纯化后的结晶物透过核磁共振仪(NMR)分析,确认未知色素是二乙基黄,终于破解了毒豆干案外案,而从发现异常到得出结果,总共花了他1个多月。尽管如此,他在谈及此事时,眼睛仍闪烁着光芒,「只要发现未知化合物,我就会很兴奋,一定要挖到真相才罢休,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就感吧。」

▲光是画出红圈处化合物结构,就花了方铭志一个多礼拜。(图/食药署提供)

方铭志的研究检验之路,并非一路顺畅。大学念的虽然是食品科学,到了研究所却改念势头上的生物科技毕业后通过高考,先到农业改良场做食品加工,再到关西高中当一般技士,经过几年颠沛,终于到了当年的药物食品检验局,主要负责健康食品查验登记与食品添加物检测。

方铭志分享刚进药检局遇到的趣事,每次卫生局稽查若发现可疑食品,都会送来请他与同仁帮忙确认,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收到鸡排,检验腐败物指标挥发性盐基态氮(VBN),还有民众自己拎了蜂王浆到药检局询问真假。

在药检局工作3年后,有感于在操作上有些局限,他申请公费留学到美国伊利诺州攻读食品科学与人类博士学位,毕业后还到明尼苏达州进行层析、质谱研究,终于5年后学成归国,这时药检局已升格为食药署,他也改任研究检验组掺伪及不法药物科担任技正,与科长蔡佳芬及10位团队同仁,一起揪出违规未知添加物。

「基本上署里所有疑难杂症,都会往我们这里送。」方铭志提到,他所在单位处理的业务范围横跨了食品与药品,经常有人会送来一包不明粉末或一瓶水,请他们查看里面是否有有害物质。若收到固体类食品,他与同仁就会先溶解、萃取并进行分离,液体则直接稀释用仪器分析。若送来的检体是混着土壤的粉末,为了避免伤害仪器,会先去除杂质后再行处置。

▲研检组透过「搞刚」分析,还给被误报猪血糕大厂一个清白。(图/示意图/记者黄士原摄)

猪血糕事件是方铭志归国遇过较特别的案件。他表示,2016年有民众观察自己附近的猪血糕工厂,「出货量大却很少买猪血」,进而向卫生局检举,卫生局采样后送到食药署,先由研检组其他科别进行传统的「生化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检验,看产品中是否残留猪的DNA,但可能因为产品经过高温加热,DNA断链无法被判读,必须再以其他分析技术来加以检验。

方铭志提到,在收到猪血糕样品后,他与同仁改用新技术,从质谱分析去看血液中是否残留猪血红素「血基质」残留,为了追求精确性,团队同仁还将猪血糕干燥,将米一粒粒挑掉,只取红色的部分打成汁进行检验,果然发现猪血残留,证实为不实举报。

2017年地下工厂仿冒冠脂妥药品事件延烧,方铭志与同仁也授命检验一批胶囊,他先在质谱中看到退烧药波峰,但另外一位同仁拿了同样药品检验,却毫无所获。就在苦恼之际,同仁灵机一动,拿了10颗药混合重验,再度发现不法成份,后来才知道工厂为了掩人耳目,禁用成分是采「选择性添加」或「根本就是品质不一」。

▲方铭志与科长蔡佳芬在实验室合影。(图/记者严云岑摄)

「我们的工作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捞一支针。」方铭志笑道,过去检验胶囊药品的方式,多为打开胶囊后将药品倒出,但近年来发现有些伪劣药厂商为了规避稽查,会将禁用成分藏在胶囊中,原本以为万无一失,却还是被查获不法。方铭志说到此略带得意,「他们应该没想到,我们会连胶囊一起验吧。」

执行食药署研究检验工作多年,被问到工作上是否遇到什么挫折?方铭志表示,平时就喜欢从抽丝剥茧中发现未知添加物,「整体还满愉快的」,只是加班在所难免。陪同受访的科长蔡佳芬补充,研检组因工作性质为弹性上下班,「最高纪录是一个月加班超过100小时。」

至于最大的成就为何?方铭志略显尴尬,「其实是一个农药的检验。」但碍于研究尚未发表,目前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