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是严重疾病警讯?「下背痛10大迷思」医师来破解

出处/康健杂志

文/叶懿德 图/pixabay

背痛是国人常见困扰,根据健保资料库统计,因下背痛就医的人数仅次于感冒,约8成民众一生至少有一次下背痛经验。不过,大多数民众却不够了解下背痛,旧有或错误的观念也可能影响治疗和预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JSM)》日前就发表一篇破解下背痛迷思的文章,澄清10大民众容易误解或旧有的下背痛观念。

「民众普遍对于背痛的迷思,也是造成背痛不容易痊愈、病患数量这么多的原因之一,」曾因此困扰,长期关注下背痛的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复健科医师王思恒就指出,「这些新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会很惊讶,认为『这些观念和我知道的都不一样』,甚至没办法接受,但我很认同下述提到这10点观念,觉得十分精辟。」

其实下背痛大多不是严重、会威胁生命的状况。但还是得先经医师评估,排除高危险的可能性,仅有极少数的下背痛是严重疾病的表现,王思恒分享,「曾遇到病人因为摄护腺癌转移,造成下背痛,但这样的情况相当少见。」

并不是年纪愈大愈容易背痛,下背痛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30~40岁及80岁以上,且下背痛不会因为年龄增长加剧,反而大多数症状都会改善,不会恶化。

王思恒认为下背痛就像感冒,不一定要看医生,但看医生能先排除严重的可能性,且吃药治疗缓解症状,「有很多民众认为有骨刺脊椎退化、年纪增长就会造成下背痛,但其实是错误观念,从比例上来看数量差不多,且下背痛症状大多会随时间改善,治疗是为缓解疼痛,即使没有治疗,下背痛也会自行痊愈。」

年龄不应该是焦点,身体使用的方式才值得关注,邮政医院疼痛科医师杨琢琪认为,下背痛患者应该要改变过去僵化的习惯调整动作模式,如果什么改变都不做,症状仍有可能持续,甚至随时间恶化。

100个下背痛患者中,约有85个是非特异性下背痛,代表找不到明确结构原因,也是最常见的类型。长期下背痛不见得和组织伤害有关,反而可能和生活习惯、负面想法、消极态度关系。「有时候下背痛患者的X光甚至比一般人还要漂亮,因此不必执著于影像上的结构,」杨琢琪指出。

王思恒解释,民众普遍认为下背痛就是要开刀、年纪愈大愈严重等,因此也产生下背痛难治疗的心态,而这样的心理会影响生理症状,导致下背痛难以痊愈甚至加剧。

错,影像不代表一切,杨琢琪表示,要厘清下背痛原因,仍需要详细的身体检查,影像检查只是辅助,且影像有异常不代表会造成疼痛。

影像检查对于下背痛的预后和恢复大多没有帮助,甚至可能因为心理因素,让预后和恢复状况变得更糟。国外的下背痛治疗指引也建议,若没有明确怀疑,不须做影像检查,甚至有研究发现,有做影像检查的患者下背痛较不容易痊愈。

王思恒解释,大部分下背痛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因此影像检查不是绝对必要,不但能减少花费,也降低接触辐射频率,且没有人的脊椎是完美的,多少会有一点骨刺、两边不对称,这些小瑕疵反而可能造成病患焦虑。

过去观念如此,但近年有学者发现,慢性下背痛患者在运动时感到疼痛,比没有感到疼痛的患者恢复得更好。

「这是一个满新的概念,运动时感到疼痛,其实不一定表示你做错了,」王思恒解释,疼痛不只是东西坏掉而已,可能因心理因素,或是大脑对疼痛的调节出了状况,因此运动时感到疼痛,不一定代表受伤,反而有研究指出,运动时感到疼痛,其实不需要过度担心,甚至能帮助下背痛恢复得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代表运动时疼痛完全没问题,但若是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在进行适当运动复健时,感到些许疼痛是可以接受的,「以疼痛值满分是十分,大约三分左右的疼痛不须太过担心,但若是剧烈疼痛就该就医,寻求专业协助,」王思恒说。

「疼痛不代表脊椎受伤,但确实表示需要做出调整,」杨琢琪则表示,若是运动、活动时出现疼痛,还是需要进行动作调整与学习,或是提升身体的基础能力,来帮助患者完成活动,但不代表应该完全停止运动或活动。民众若是运动时突发疼痛,可先暂停并观察后续状况,若持续疼痛应先就医,排除结构上的问题后,再进行动作教育或运动复健。

(图片来源:pixabay)

不良姿势和下背痛到底有没有明确关系?王思恒表示,目前大部分研究发现,应该没有,只有少部分研究认为有些许关联

过去认为是骨盆前倾、驼背等不良姿势造成下背痛,「但有学者发现脊椎侧弯患者下背痛的比例,和一般人无异,也打破了不良姿势和下背痛之间的关联,」王思恒指出,若是没有反复机械性操作,不良姿势不一定会导致下背痛。

杨琢琪则认为,姿势是否「标准」与会不会背痛无关,倒是坐太久、动得少才和背痛相关。因此不需纠结于维持完美姿势,反而建议民众多活动,不要长期时间维持某个姿势不动。

错,过去认为,背痛就是因为核心肌群无力,所以要训练核心,但其实这个观念近年不断被挑战,有学者发现,下背痛患者的核心力量不见得会比一般人差。王思恒表示,目前的观念是,背痛和核心肌群无力没有关联,虚弱、失能的核心肌群不会导致下背痛,虽然核心训练能治疗下背痛没错,但它的效果没有比其他运动好。

民众不应过度执着核心训练,而忽略了其他面向,杨琢琪表示,脊椎的活动是3D的面向,不应过度训练、只偏重某些肌群,而应该要均衡发展,「加强核心可能是复健计划其中一部分,但并不是唯一。」

事实上,长期的脊椎负重大多是安全的,且对于强化肌群有帮助。

王思恒解释,身体组织不是死的,可依外在需求、压力改变,像常搬重物人背肌特别强健,所以若有长期训练、循序渐进负重,并不容易因此受伤,大多数人会受伤,多是因为身体还不习惯,冒然让脊椎承受巨大重量,增加受伤风险。

即使是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也能透过循序渐进的重量训练,帮助身体恢复、改善下背痛。

反复的下背痛通常和活动、压力或情绪的变化更相关,不一定是因为组织受伤。

症状会受心理因素影响、抱持着消极心态,或是将下背痛视为大灾难的患者,很容易导致疼痛持续、难以痊愈。

「以治疗来说,应该是侵入性愈小的愈优先,且尽量选可逆的疗法,」杨琢琪以韩国、美国为例,脊椎开刀的保险给付审查严格,低侵入性治疗无效后,才给付手术,借此保护那些其实不需手术的病人。

过去多是依赖被动治疗,现在会希望病患主动改变;有不少民众会质疑,吃药吃很久,为什么背痛不会好?杨琢琪解释,若是病患仅被动接受治疗,没有改变生活与动作习惯,问题的根源依旧不会解决。药物、仪器复健、注射治疗仅扮演过渡期的角色,在病患学习主动改变、调整动作模式期间进行辅助、缓解疼痛,而不是要让患者一直处在被动治疗的过渡期状态中。

也就是说,当患者开始接受被动治疗的同时,也应同步寻求专业人士帮忙引导动作学习等主动作为,这才是完整的改善计划。

王思恒则认为,过去的观念是「背痛是机械性的问题」,即使到目前,主流观念还是认为下背痛是一个「力学」问题,是因为拉伤、关节退化、姿势不良等原因造成,但近年不断有研究发现,心理因素也会影响下背痛,就像是忧郁、焦虑、灾难化的负面想法、因为害怕伤害脊椎或害怕疼痛而避免特定身体活动等,都会影响复原。

「其实下背痛患者可以维持原本的生活,只要有正确认知,而且持续活动,大部分的人可能在3个月内就会改善、痊愈,」王思恒指出。如今认为下背痛治疗应该先改变民众的心态、想法,因此打针、手术、鸦片类药物治疗不会被当作治疗的优先选择,而是应该先进行教育、引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训练等改善下背痛症状。

延伸阅读:

下背疼、坐骨神经发麻 摇一摇「这部位」可改善

早上醒来下床前练习「骨盆操」 让你白天工作时不会腰酸背痛

预防腰痛脖子是重点!3个动作...一天一次、每次7秒 可锻炼颈部肌肉

赶走腰背痛、五十肩  「中西医结合之父」教你2个小动作

肩颈酸痛...脖子转得喀喀响恐伤颈椎 可做2类型运动改善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