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居住正义最后一哩 房地产税制三大不公平

文/林文义

唐朝诗人杜甫曾写诗抒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然而,1000年后的台湾,高房价使不少年轻人买不房子;因此,一样有像杜甫胸怀理想之人,也该思考如何让天下人都能住得起房子?

深入探讨当前居住正义问题,与不动产获利课税太少的租税不正义有关;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在去年12月委托醒吾科大民调中心的调查显示,有8成受访民众认为目前房地产获利与税负根本不成比例,显然不合理;另外,有5成受访民众赞成以课重税方式抑制炒房问题。这也显示,民间要求改变不公平税制的呼声愈来愈高,房地产税改已势在必行了。

目前的房地产税制主要有三大不公平,分别是房地产持有成本太低、交易成本太低、一房三价税制太过复杂。

半数民众赞成房地产课重税实价课税可增上千亿税收

首先,房地产持有成本与交易成本太低,与房地产交易课税的税基──即房屋评定现值公告土地现值太低,远远偏离市价有关。至于房地产税制太复杂,则与台湾特有的课税方式有关,因为民间卖房子都是房屋与土地一起卖,没有单独卖房子或土地的;但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不管在交易的所得税或持有税上,却都是采房、地分离课税的方式,卖房子要课财产交易所得税(并入综合所得课征),卖土地则不课所得税而是课土增值税;持有税的部分,房子课房屋税,土地则是课地价税

而为了对房地分离课税,政府又创造出三种与市价无关的价格标准,分别是:房屋评定现值(课房屋税用)、公告地价(课地价税用)、公告土地现值(课土地增值税用)。

奇怪的是, 财政部把房地产税制搞成一屋三价复杂无比,再去课奇低的税款,使得从房地产交易中获利者,赚太多且缴太少,难怪民调会显示民众对房地产税制不满的情绪。

如果依实价课征,财政部平均一年即可增加约1000多亿元税收,对当前空虚的国库称得上是大补。勤业众信会计师庄瑜敏资诚会计师许祺昌指出,由于《宪法》明定土地只能课土增税,若房地产要改按实价课所得税,必须维持土增税制度,并允许土增税可以扣抵实价课征的所得税,这样才比较可行。

房地产税制改革药方:两税合一+实价课税

至于以实价课征所得税的税率订定的问题,曾任财政部长、现任成大副校长何志钦表示,房地产实价课税,应采取分离课税不必并入个人综合所得税,以减少反对的阻力,且分离课税的税率订在20%,较为适当。

然而,房地产税制积弊由来已久,实价课税也非一蹴可几;何志钦指出,先维持土增税课税制避免违宪,再仿效国外作法,把房屋及土地合一,直接以实价课征房地产交易所得税,税率订为20%分离课税,并允许土增税可扣抵实价课征的所得税,另外,取消房屋税及地价税,也改为房地合一,改课房地产一定比率的定量房产税。

对此,小英基金会执行长林全指出,把房屋及土地合起来用实价课所得税,这是另一种两税合一,但须注意如果纳税人缴纳的土增税小于依实价课征的所得税,必须补缴其中的差额税款,但若是纳税人缴纳的土增税大于实价课征的所得税,则并不退还税款,以防中间有人套利。

另外,淡江大学产业经济系副教授庄孟翰则指出,以分离课税方式,用实价课征房地产所得税,再允许土增税可扣抵,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但庄孟翰指出,这波台湾房价大幅上涨和海外资金回台炒房有关,因此,为了抑制房价上涨,有必要仿照国外的方式,对回台炒房的资金或境外回台投资房地产,加重课征房地产的资本利得税,并提高持有房地产的房屋税及地价税成本。

先建立实价课所得税制房地产持有税负维持不变

讲到提高房地产的持有成本,台北市副市长张金鹗指出,这才是高房价的核心问题,有必要提高持有多户房屋者的房屋税及地价税。

张金鹗说,要以实价对房地产课所得税,他都赞成,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的持有成本太低,获利太好,成为低风险高报酬的投资工具,大家都去投资房地产,才使得房价高涨,因此,有必要提高房屋的持有税负成本。

不过,对于拉高房地产持有成本的作法,当过财政部长的何志钦及林全都认为必须审慎,并一致认为,这要分成两个议题分别进行,若一次对房地产的所得税及持有税制同时下猛药,可能会使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何志钦认为,从事税制改革必须有策略,不能太贪心,想一次达成所有目标,要订出先后次序,就像作战一样,要先打击主要敌人;就房地产税制改革来看,建立对房地产实价课所得税制最重要,因为房地产买卖可能获利数倍,造成的不公平比较严重,在推行实价课税同时,对房地产持有税负,可能先维持不变,不然同时进行两种税改,反对声浪太大,成功的机会将降低。

新税制 政府多收税1400亿

如果按「以20%税率对房地产实价课所得税,且允许已纳土增税可以扣抵」的设计来推算,估计一年政府约可多出1400 亿元土增税;因为依2012 年财政部统计,2012 年全年申报土地交易,依公告土地现值计算的土地涨价金额为6750 亿元,缴纳的土增税为817 亿元,而一般估计公告土地现值约为土地市价6 成,以此推算,则2012 年土地交易市价涨价金额应为1.125 兆元(6750 亿元÷0.6=1.125 兆元),再以1.125 兆元乘上20%税率,得出以实价可课到的土增税为2250 亿元,扣掉已纳的817 亿元,估计实价课税后,还多出1433 亿元土增税。

林全也指出,主张调高持有税负者,是看到房地产持有成本太低,才引起有人囤积房屋,造成房价大涨,但其实目前的房屋税及地价税的税率,和外国相比并不低,房地产持有税负太低,是因房屋评定现值及公告地价等税基太低所致,而地方政府不愿意调高各种房地现值,又与现行的地方财政制度有关,地方政府缺钱主要是向中央要钱,那地方政府就没有多课税的意愿,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即使现在将房屋税及地价税率调高,在政治的运作下,不久还是会回到原状。因此,林全认为,房地产的持有成本,还是可采以估价方式课征,而所得税的部分则可逐步走向实价课税,两者分别进行可以减少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复杂度,避免彼此牵制。

除了制度上的改变,房地产改为实价课税制度,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如何掌控实价,这次地政士在立法院抗议就和实价登录有关,地政士公会全联会理事长苏荣淇指出,行政院现在把房地产实价登录的责任,全套在地政士头上,这并不合理,房地产买卖中,买卖双方的当事人最清楚并有能力掌握交易实价,不能要地政士承担全部实价登录的责任。

交易资讯须完全透明税改能否成功 民意很重要

由此可见,实价课税中,光建立实价登录制度就有相当的难度。对此,曾在美国国税局工作过的何志钦指出,美国对房屋交易的实价掌控机制非常完整,加上房地产交易金额都相当大笔,且多半会向银行贷款,要查核房地产的交易金额,至少有银行的资料可做依据;另外,美国在课房地产持有税时,也是由各地方政府依房地产市价公告评定现值,其评定的价格依据都必须上网公开,让民众查询,以透明化的制度建立房地产交易实价机制。

台北商业技术学院会计财税所教授黄耀辉指出,要建立实价登录制度,最重要的就是透明化,例如,曾经住在美国的人,只要用手机上网点一下以前住过的地方,包括住址、门牌及房地产的价格,完全一清二楚;像美国如此讲究个人隐私的国家,对房地产交易价格资讯可以完全透明,台湾为何不行?

黄耀辉指出,目前行政院在做的实价登录,采用去识别化的作法,就是在外界压力妥协的结果,只能看到一个区域的房价,就是故意不让民众看到特定地点房地产的真实价格,这是不对的;另外,实价登录当初立法时,还有一个附带决议,要求在各项配套措施建立完成前,实价登录资料不得作为实价课税之用,这些规定都是挡住实价课税的石头,有必要及早搬开。

房地产实价课税制度虽然还在讨论阶段,但这项税改能否成功,与民间的共识很有关系,当初,财政部推动最低税负制也是在民间支持下,半年内就完成立法;民间对高房价不满逐渐累积,过去大量囤积土地或是靠房地产炒作致富的业者必须知所警惕,现在这种高报酬低税负的时代,很快就要成为过去了!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财讯官网-趋势赢家34-房价大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