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回收变绿金!剩食可发电 还能养「黑水虻」喂鸡

厨余回收后,还能拿来发电。(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詹雅婷/专题报导

在联合国公布的全球食物浪费统计当中全台2016年未拆封放置过期、卖相不佳被丢弃的食品高达3.6万公吨,金额高达38亿元。另外,台大农经系徐世勋教授团队日前也指出,近年浪费食物的状况并无改善,每天浪费的厨余量,相当于全台每人平均一年浪费156公斤、一天丢掉一个国民便当。台湾厨余回收行之有年,相信多数人都有上街等丢垃圾经验,但你是否也有做厨余回收呢?

厨余回收再利用 你和妳跟上了吗?

政府目前对于「家户厨余」的主要处理方式分为养猪厨余(又称熟厨余)以及堆肥厨余(又称生厨余),一般以「煮熟后猪可以吃」作为分类准则,猪可以吃的放养猪厨余,不能吃的则放堆肥厨余。举例来说,养猪厨余包括剩菜剩饭、豆肉类、罐头等「不再食用」的熟食、食材,而堆肥厨余则是果核果皮、虾蟹壳、骨头、咖啡渣、中药渣、花草类等「无法食用」的有机物。

►►即期品便宜卖、包装印食谱 量贩店从源头推「珍惜食物」►►300户人家每月500点!南机场食物银行「做功德」服务全台北

清洁队每天上街收垃圾、厨余。(图/记者季相儒摄)

台北市为例,去年度回收养猪厨余4,729公吨、堆肥厨余55,999公吨。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废弃物处理管理科长郭国鑫表示,养猪厨余回收集中后,会变卖给养猪户再利用;而堆肥厨余则送置焚化厂进行转运、暂置初步酦酵去除水份或其他前置处理后,堆肥再利用。另外,政府也把回收厨余的渗出水收集起来,经一定期程曝气酦酵后,制成土壤改良剂部分免费提供给民众取用,部分委托民间再利用机构处理。

堆肥场异味浓…生厨余暂当垃圾 政府盖生质能源厂救援

但每日累积的大量厨余,政府现阶段是否能全数消化呢?先前全台多个县市都曾传出回收后的厨余被当成垃圾处理一事,引起部分民众的质疑声浪。郭国鑫指出,全台目前的民间堆肥场大都位在中南部,且常常因为臭味问题而被附近民众抗议、中断处理。而桃园也有类似情况出现,因公有堆肥场容量有限、生厨余「供给过剩」,导致当地清洁队只收再利用经济价值高的养猪厨余,并呼吁当地民众把生厨余当作一般垃圾处理。

为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环保署编列18亿元经费,要在6年内于北、中、南三地打造生质能源中心,要把厨余拿来当作发电原料预估每年可提升厨余处理量18万吨、发电量3292万度、售电收入近1.32亿元,且减少碳排量1.74万吨。

▲ 台中「外埔绿能生态园区」是个同时拥有「厨余厌氧发电」及「稻秆气化发电」双核心技术的厨余生质能源厂。(图/台中市环保局提供)

所谓的厨余发电,是把消毒后的厨余送进密闭的厌氧发酵槽,当中的厌氧细菌会开始分解厨余,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甲烷(俗称沼气),可用来发电;而不能被分解的物质会沉淀于发酵槽底部,作为肥料使用。

目前就属台中的动作最迅速,日前「外埔绿能生态园区」已开工动土,是个同时拥有「厨余厌氧发电」及「稻秆气化发电」双核心技术的厨余生质能源厂。经过估算,在生厨余部分,该厂每年可将5.4万吨厨余转化为生质能源,发887万度电;而稻秆气化发电方面,将以每公顷约3000元价格收购大甲、大安、后里、外埔的稻秆发电,规模可达每年5万吨,发电2490万度,解决长久以来露天燃烧稻秆所造成的空污问题。合计下来,年发电量可供9670户家庭一年使用。

地方政府也抢进剩食商机 要把厨余回收转成能源

其实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各县市也正积极打造类似厨余处理厂。郭国鑫表示,台北市的部分将斥资10亿元,预计于106至107年办理环境规划及基本设计,107年度编列108年度施工预算发包施工,预计110年底完工开始试运转,且厨余日处理量可高达200公吨。

台南市首座厨余沼气发电系统,目前处理规模为5个各1立方公尺酦酵槽,预估每天产生沼气量20立方公尺。(图/台南市环保局提供)

另外,台南市环保局也与工业技术研究院绿能所合作,在工研院六甲院区研发干式厌氧沼气发电示范系统技术。其中干式厌氧酦酵是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不会散发酸腐味,与传统废水处理式的厌氧酦酵技术比较,具有能耗低、废水处理需求低、恒温下产气效率高的优点,可应用于厨余、禽畜粪渣等含水份较高的农林畜牧废弃物,可有效减轻焚化厂、堆肥场的负荷。

台南市环保局表示,由于10月底营运、11月初刚进料,目前厌氧系统尚需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正进行系统放大,预计明年6月正式步上轨道。

黑水虻」终结厨余剩食 还能养鸡

但除了政府机关之外,其实民间业者也早已开始进行厨余处理一事。以1919食物银行台中园区来说,「黑水虻」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牠是一种会吃掉腐烂有机物的昆虫,且处理的速度快、同时也很干净。有多年养殖黑水虻经验的林信仁表示,牠就是扮演厨余与不适合继续食用剩食的终结者,且处理过的餐厨余能全数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 林信仁有多年黑水虻养殖经验。(图/林信仁提供)

根据林信仁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黑水虻从卵孵化到预蛹阶段约需14天,100吨的厨余经过适当比例的幼虫处理,14天后会成为15吨的虫体及15吨的残渣。他进一步表示,「一只鸡每天适合吃黑水虻的量大约40公克,如果一天产出一公吨虫体来计算,可以养25000只鸡,且牠体内存在一种『抗生肽』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动物吃了黑水虻后,可以不使用药物达到预防疾病的功效。」

▲黑水虻吃「下水面」,其中内臓来自杀鸡户,面条则是来自面摊卖剩下的。(图/林信仁提供)

另外,养殖黑水虻会产生残渣,包括昆虫粪便、虫吃不掉的粗纤维以及幼虫蜕下的壳。而这些壳含有甲壳素,是制造农药的重要成分,目前一般用来制造农药的甲壳素原料则是虾蟹壳。林信仁指出,相同重量的黑水虻壳和虾蟹壳比较起来,黑水虻壳甲壳素的含量是虾蟹壳的10倍,因此把养黑水虻后的残渣用在农业耕作上,能够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甚至在某些作物上,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及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