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送保健食品超贴心? 「特殊疾病」乱吃反而更伤身

▲养生风气夯,保健食品成为农历过年送礼新选择。(图/记者周宸亘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国人养生风气渐盛、饮食习惯改变,农历春节保健类产品成为拜访亲朋好友送礼的最佳选择,但是药害救济基金会提醒,千万不可抱着「有病治病,没病强身」或「有吃有保庇」的观念,对于儿童或有固定服用药物等特殊族群,可要慎选健康伴手礼,才能送礼送到心坎里。

根据美国消费者实验室(ConsumerLab.com)统计,市售50种女性男性、儿童及宠物适用的综合维他命或综合矿物质产品,包括胶囊锭状软糖等,多达46%产品成分与标示不符。其中一款针对50岁以上女性食用的综合维他命,检验却查出产品成分叶酸远高于产品标示173.3%。

▲健康食品与保健食品的最大差别在于有无小绿人标章。(图/食药署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研究报告中发现,有一款儿童食用的维生素软糖,检验却发现叶酸高于产品标示256.6%、维生素A高于产品标示196.8%,远超过孩童一天的摄取量上限,恐造成摄取过量风险

此外,含钠量高的鸡精、食补液等保健饮品,对于需要严格控制水份和钠、钾摄取量的肾脏病心脏衰竭等患者来说,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或者是固定服用抗凝血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食用纳豆鱼油类等保健食品,亦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一篇论文统计2004至2013年间,美国63间医院急诊部门、2万3千多名急诊病患中,超过21%的儿童因为误食保健食品而挂急诊;20至34岁的族群中,多达28%因摄取减肥、提升能量等相关保健食品,出现心悸、胸痛症状进行急诊。

▲吃保健食品减肥若未注意剂量,可能会出现减肥、心悸、胸闷等症状。(图/资料照/记者严云岑摄)

药害救济基金会提醒民众,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可依食品药物管理署订定的「包装维生素矿物质类之锭状胶囊状食品营养标示应遵行事项」,检视产品包装标示各项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每日摄取参考值等。

另外,也可以参考国民健康署订定「国人营养素参考摄取量」表,以避免摄取过量,造成身体不适,花钱强身不成反伤身,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红疹、搔痒、拉肚子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