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也会退化?! 小心会痛的后天性扁平足

▲成大医院柯伯彦医师提醒指出,足踝问题要趁早确定病因,以能及早治疗,并预防疾病的恶化,民众要提高警觉,马上就医检查。(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成大医院骨科部足关节科柯伯彦医师表示,足弓型态是由足部骨骼楔形结构、骨骼间韧带、足底筋膜等来维持,但跨过踝关节的胫后肌肌腱,也扮演很重要的「脚」色,可以想像成是吊桥缆绳,借由悬吊舟状骨来帮忙维持足弓的型态,当胫后肌肌腱失能时,会影响到足弓的型态,造成「后天性」的扁平足,带给患者久站久走的不适。

柯伯彦医师举案例说明,1名50多岁的王太太专职家庭主妇,照顾公婆兼打理家事,除肥胖问题,她自认身体不错,没有血糖血压等问题,1年前不小心扭到脚踝,王太太发现长时间站立及步行时,内踝及足部内侧足弓处(简称内足总会感到剧烈疼痛,接受半年复健及足弓垫治疗后仍不见起色;到成大医院就诊发现为胫后肌肌腱失能,影像检查发现附舟状骨,经胫后肌肌腱腱鞘清创、附舟状骨切除,及肌腱和舟状骨附着点再缝合,并做了3个月的复健,终于减缓了久站久走的内足不适。

柯伯彦医师表示,胫后肌肌腱失能的成因主要有:1、肥胖:肥胖真的是骨科疾病的好朋友,肥胖会增加胫后肌肌腱的负荷。2、附舟状骨:附舟状骨为附生骨的一种,因软骨发育过程骨化时,没有和相邻的骨骼结构融合为一块骨头,附生骨有可能发生在身体许多地方。若病患的附舟状骨没有因外伤造成其不稳定,足踝功能其实和一般人无异。但若外伤引起舟状骨不稳定,而影响胫后肌肌腱的附着张力,便会引起内足的疼痛。3、老化:胫后肌肌腱在舟状骨附着处,属于供血较少区域,当年纪增长,如遭遇伤害,胫后肌肌腱会因自愈能力降低而引起功能不良。

柯伯彦医师表示,胫后肌肌腱失能造成的后天性扁平足,治疗会依病程不同而有差异,依其严重程度不同为:1、第一级:胫后肌发炎,但足部还无扁平足变形;可考虑药物、复健、足弓垫减压、减重等方式,若治疗效果不佳且有附舟状骨,可考虑胫后肌肌腱腱鞘清创、附舟状骨切除及肌腱和舟状骨附着点再缝合。2、第二级:足部着地时扁平,但悬空时可看到足弓;此时为可动性扁平足,因胫后肌肌腱不但发炎且合并了肌腱无力,可考虑肌腱转位及跟骨截骨矫正

3、第三级:足部即使悬空也是扁平;此时为不可动性扁平足,需依不同变形程度,选择肌腱转位、外侧及后侧过紧肌腱延长、跟骨截骨矫正等,甚至须配合部分关节融合手术。4、第四级:不可动性扁平足合并退化性关节炎;此时只能破坏已变形的关节,执行距下关节、距骨舟骨关节、跟骨立方骨关节的3关节融合术,回复中足及后足关节正确的相对位置,以帮助病患可以轻松行走、不引起疼痛。不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关节要完全融合,但遗憾的是术后关节融合度通常较低,手术效果不佳,且为了确保关节的融合,还需要长时间使用辅具保护,及后续下肢肌力及行走的复建。

柯伯彦医师提醒指出,足踝问题要趁早确定病因,以能及早治疗,并预防疾病的恶化,原本有足弓的脚,若肉眼能看出足弓塌陷的变化、双足足弓不对称,因后天性扁平足通常发生在单只脚,鲜少两侧都发生,还常合并有内足疼痛,一定要提高警觉,马上就医检查。

·随身携带、随时急救,连指缘都可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