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奶油也含反式脂肪!吐司、冰淇淋过量摄取易罹病

市面上许多植物性奶油其实都含不健康的反式脂肪或饱和脂肪。(图/记者张暐珩摄)

记者张暐珩/台北报导

一般民众每天早上吃吐司,总喜欢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增添风味,或是到了中午时间,喜欢买奶油义大利面享用,接着中场休息的下午茶时光,又喜欢来一份香味四溢的可颂,但事实上,这些食品都含着大量的奶油,而且是容易对身体造成极大负担的「人造奶油」。

董氏基金会19日召开「奶油和你想的不一样」记者会,公布与师范大学人类发展学系学生于103年调查37件奶油产品当中有许多名为「奶油」的产品,其实成分多数是「植物性奶油」或是「动植物混合奶油」,并非真的来自牛奶里的乳脂肪, 而食用过多将造成心血管疾病

市面上贩售的许多植物性奶油,其实是植物性奶油经过「氢化」处理的人造奶油,目的是为了让液态植物油能在常温下呈现固态、黏稠,但是在氢化过程中,反而有可能因为添加的加工品和加工方式,例如在植物油里面加上乳蛋白乳粉香料色素酪蛋白纳等,产生反式脂肪,或是将反式脂肪转化成不利人体健康的「饱和脂肪」,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失智、乳癌等疾病的风险

▲许多人爱吃存有不健康「隐性奶油」的面包、义大利面等食品。(图/记者张暐珩摄)

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组副主任陈醒荷表示,像是一般人最爱吃的蛋糕饼干、义大利面、玉米浓汤、焗饭、冰淇淋等各式奶油产品,民众常以为是用「乳脂」奶油制成,但其实许多业者为了成本考量,并未使用费用较高、用牛奶加工的动物性奶油,而多以动植物混合奶油制成产品,成分和民众想像大不相同,过量摄取也会对健康造成负担,因此董氏基金会呼吁民众要在挑选产品时,遵守下列三个原则

1、购买时,从标示看清成分(乳脂肪+水+盐的成分最佳)2、减少摄取含氢化油的加工制品3、饮食上尽量避免从「奶油」摄取油脂建议适量选用「天然的植物油」,例如橄榄油坚果类、鱼肉的油脂。

▲董氏基金会呼吁政府「正名」奶油产品,利消费者辨识。(图/记者张暐珩摄)

董氏基金会同时希望政府能够对奶油「正名」,因为市面上不论原料、加工方法不同的产品都叫「奶油」,不易消费者辨识,可能会伤及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