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杂志/筋骨酸痛 3大类食物助缓解
气温骤降、下雨,筋骨跟气象台一样拉警报。中医看筋骨酸痛可分为内、外两大因素。内在来看「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肝脾肾出问题,容易反映在筋骨上。若加上外在天气的潮湿、寒冷入侵,称「风寒湿邪」,会加重筋骨不适。
秋冬两季不妨多选用下列食材,可补肝肾、强筋骨、养气血,缓解酸痛感。
中医认为,肝血不足,容易抽筋,肝肾亏虚则影响筋骨,容易受伤,尤其以老年人较常见。多吃补肝肾类的食材,可以有效强化筋骨。
气滞血凝则痛,若是平常喜欢吃冰品、喝冷饮、吃寒凉性的食物,让血管收缩,血液供给量减少、气的运行不顺畅,体内废物无法排除,容易加重疼痛。多吃活化气血的食材,帮助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促进循环修复与代谢。
中医有「以形补形」理论,认为筋骨不好,可以多吃富含胶质类的食物来强健。动物性胶质有鸡脚、猪蹄、鱼皮,还可以补益气血、滋补阴液。若怕太过油腻、或是吃素习惯,也可从植物性胶质,如秋葵、菇类、山药、海带等食材摄取。
避免酸痛恶化,这些地雷食物不要碰
●寒凉性食物:吃多容易让气血循环变差,香蕉、空心菜、竹笋、柚子、瓜果都属此类。●酸性食物:中医认为酸伤筋,乌梅、凤梨尽量避免。●不好消化的食物:糯米、太过油腻食物。肠胃吸收好,才有办法转换成气在体内推动,对肠胃刺激的食物都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引起火气,辣椒、花椒应避免。
贴心提醒:若处于筋骨酸痛的急性期,如关节发炎难耐、肌肉劳损疼痛等,要寻求医师的治疗,不能仅靠食物缓解。
咨询专家:花莲慈济医院中医部主任柯建新、台湾针刀医学会理事长高宗桂。【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28期】
【延伸阅读】使用酸痛贴布别超过6小时!成分选对用对才有效必看!保养膝盖的8种减压法动一动,让五十肩不再缠上你!详见《康健杂志网站》。※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