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戒淀粉、日走1万步 常见5大减肥观念被医师打脸:都不会瘦!
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从日常达到减肥的目的呢?有人靠上下班多走路,每天目标1万步;有人抱着晚餐不吃淀粉的决心,靠「挑食」对抗赘肉。
不过这些论点,都被消化外科医师郭彦良给反驳了,原来以下这些我们以为有用的习惯,都是错的!
▲想有效瘦身?听人家说,不如听专家说!(图/取自pixabay、pakutaso,以下同)
1. 早餐吃水果,助排便、快快瘦郭彦良指出,水果是减重的敌人!在医学上,肥胖是种病,原因是代谢异常,而水果中的果糖会干扰代谢,如果想要顺畅排便,改用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取代,更有效。
对已经营养过剩的肥胖者来说,不要在早餐吃水果,顶多在晚餐后吃一些就好,每天份量以1份为限(国民饮食建议的每日2份水果的一半)。
▲戒淀粉短期有效,但容易复胖。
2. 晚餐不吃淀粉类食物淀粉类食物属于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肥胖,所以晚上6点后完全不吃淀粉,乍看体重数字有效,但长远来看,非常容易复胖。
因为长期淀粉摄取不足,身体正常运作能量不足,基础代谢率会下降;少了淀粉,让其他营养素长期透支,不只对减肥没帮助,还会影响机能运作。
▲别掉入蛋白质迷思。
3. 蛋白质吃愈多,瘦愈快许多长期健身者,或是国内外女星受访时,常会提及自己吃很多高蛋白食物,以延长运动燃脂效果,「补充高蛋白增肌减重」的观念因此盛行。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在于修补受损组织,如果没有经过大量运动、也没有蛋白质缺乏的状况,要是过量补充,绝对是只胖不瘦。
4. 日行万步能减重走路能瘦,关键是「怎么走」?原来步数不重要,速度和持续时间,才主导着瘦身的成败。
研究发现,走路时速在6公里以下主要是燃烧脂肪,并在时速5至6公里区段(约每秒要走2步以上),以脂肪为燃料的比例达最高;每次走路的时间要持续10分钟,累积起来要超过30分钟,才是最佳瘦身原则。
▲放自己一马,别再执着体重计上的数字。
5. 体重下降,代表减肥成功聪明的你,应该早就知道这个观念完全NG了吧!就像50公斤的棉花与铁的概念相同,肌肉量多的人,体重虽重,但看起来会紧实纤细。
国外有研究指出:无论男女,将身高数字的一半视为「健康腰围」;视觉上的「理想腰围」,就是把「健康腰围」打9折,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而得到,就拿这个当标准吧!